【本報台北訊】全球金融風暴後,景氣回升緩慢,唯獨醫療市場逆勢上揚。不少醫師發現,今年入夏以來,有些民眾取消出國旅遊計畫,把節省下來的錢,花在「整修」身體上面,間接炒熱醫療市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表示,他每周平均要開超過四十檯的手術;除了部分緊急必要治療,有不少婦女趁著小孩放暑假又沒出國玩,上醫院做子宮肌瘤等非緊急的婦科治療。
台安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劉明偉表示,今年暑假整形美容市場增加四成左右,其中不乏從國外回來就醫的民眾。台灣整形美容收費,只有美國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普通的割雙眼皮及去除眼袋,美國至少要新台幣十幾萬元,台灣只要三萬元左右,旅居國外的民眾當然樂於回國「打理門面」。
另外,高階健檢入夏後有些醫院已排到九月、十月,不難發現景氣可能已由谷底翻升。
新光健康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洪子仁笑說,以企業人士為主的高階健檢,往年十月起的最後一季才會爆增,今年卻提前在八月初就滿檔,這股景氣回春帶來的「錢」景,氣勢可望持續到年底。
署立雙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也感受到顧客回流的盛況,今年第一季高階健檢業績比往年同期差一大截,六、七月即拉出長紅業績。
他認為,景氣回溫是高階健檢由黑翻紅的主因之一,名人罹病的媒體效應,大陸高階健檢團來台的高曝光率,都有推波助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