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生活】三稜鏡

林文義 |2009.08.20
1082觀看次
字級

被美稱為「台灣推理小說」第一人的林佛兒,如何從最初的文學少年出發,繼而成就出版人的過程?猶如少小離開南島家鄉--佳里,拎著困乏、單薄的行囊,北上半世紀前依然純樸、寧謐的台北城,想是抱持著日諺:「男兒立志出鄉關,若未成名誓不還」的壯美祈願。

童稚的孤寂,由祖母撫育,以新劇縱走南北的作家父親林清文先生,終生不得志,少與這未來成為秀異文學、出版並華的二男相處,遙想那被壓制、噤聲的無明時代,少年林佛兒孤寂地走出暮色深濃的台北車站,想到什麼?

至今回首,留予往昔記憶的,可能就是曾經沉潛書寫的文字;虛構的小說、真情的散文、熱炙的詩、激動的時論……彷彿就是一生以文學作為信仰的心血奉獻之堅執意志。已故文學大老葉石濤先生,曾以「天譴」二字形之台灣作家本質,真切的痛惜與感歎的人生無常。

無常的人生,在林佛兒身上可能是半生不曾逆料,秀異的文學家,成功的出版人,從佳里→台北→溫哥華→佳里。少小離家老大回,這循環次序,想是生命千迴百轉的甜澀交熾,猶如他童稚時,祖母給孤寂孫兒的玩具,三稜鏡。三角形玻璃折射映照,細碎彩紙在其中飄滑,遂如夢幻之花朵不斷變化,人生宛如。

今之讀者彷彿依稀是他的三冊長篇小說:《北回歸線》、《島嶼謀殺案》、《美人捲珠簾》尤其後二書乃是他獨創「推理」雜誌風靡之盛時先後完成的推理小說前驅之力作,彼時所見盡是日本、歐美譯書。昔人應遙記他所參予的「龍族」詩社,以及更久以前六○年代的散文成名之書:《南方的果樹園》、《腳印》二書。大約描述孤寂、困頓,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南方故鄉與童年,再及離鄉服役於金門外島記事,青春的容顏不免髹上哀愁的神韻││

過了些年,便不再是個正常的孩子了,當書本上寫著美好的東西,而你一樣也沒有得到時,始知道自己是那麼貧乏與窮困,夢有四隻腳,而現實只有兩隻,一層悲哀像潑下布匹的染墨,逐漸的,緩緩加深地擴展,繼之淹沒你,那就是憂鬱。 ││〈給童年〉1965‧6

這是作家允以印證的青春苦澀,是現實與理想之間拉扯的藍調,往後在《風箏與童年》散文集裡,這種哀思逐漸轉換為土地人與事、歷史的勇健探訪,〈土公榮仔與雕刻匠有土師〉、〈從雨中的北源部落歸來〉兩篇近乎報導文學的散文,終於讓沈鬱的作家陽光入心。

家人、旅思、社會關照,終究在他初老之年得以回看一生,如此擇帙為散文精選,在如今安居於故鄉台南的林佛兒,應是深感欣慰。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