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悲劇的力量

楊錦郁 |2009.08.18
747觀看次
字級

父親節的前夕,適逢莫拉克颱風來襲,電視新聞不斷的重播著五十年前,八七水災重創中部地區的紀錄片,我看到其中一幕是彰化火車站整個被大水淹沒的情景。

我出生在彰化火車站附近小西巷的祖屋,當八七水災肆虐時,我才一歲多,卻對於住家巷弄間大水成河,家人避在閣樓上面,注視洪水的畫面留下了生命中最初且深刻的記憶。

洪水退去,家人在祖屋裡胼手胝足的生活著,而八七水災從此成為災難的印記;不過我當時畢竟還幼小,心理上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對我個人來說,在祖屋中發生的最大悲劇,莫過於父親在中年遽逝。因為事出突然,所以在父親剛過世時,我接到友人找他的電話時,竟說不出他死亡的訊息,而脫口說出「他不在」的謊言。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傷慟平復,我從此懂得什麼是「無常」,也對生命有著不確定感;這種感受促使我的行事變得積極起來,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就像九二一大地震時,我們在半夜天搖地動中驚醒,在漆黑中接到一通小叔從草屯婆家打來關切的電話,幾句簡短交談後,通訊忽然斷了,等到天明再度聯上線時,才知震災最嚴重的地區竟在南投。世居在南投地區的婆家親戚們,全數成為受災戶。

當災難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時,那種切身之痛,是無人可以取代的,情緒上的反應通常是從震驚、慌亂、難以接受、自憐,到逐漸感受到來自他人關懷的力量,並將之轉化成為自我重建的一股能量,然後隨著時間的過去,傷口慢慢的癒合。

反之,災難若是發生在別人的身上,卻能激發起我們的悲憫之心,從九二一大地震、美國的九一一世貿爆炸案、南亞的大海嘯、四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一波波來自民間的力量,從救人、捐款、物資募集,許多民眾愛心不落人後,至於無法參與現場救援的人,則在電視螢幕前陪著掉淚。

莫拉克颱風為今年的父親節帶來嚴重的水創,也造成中南部地區許多人無家可歸。當悲劇發生後,我們看到了大地反撲、生命無常、親情的無可取代、救援者的光明面,以及再一次湧現的民間的生命力量。

正因為悲劇,讓我們看到生命內在和外在的衝突,也讓我們不得不去正視它發生的原因。亞里士多德說「悲劇能淨化生命」,悲劇讓我們洞悉事情的表象和本質,讓我們明白生命中什麼東西才重要,讓我們脫離世俗的牽絆,逐漸走向淨化的道路。

生命淨化的過程是一條既漫長且待學習的路,當我們步上此途後,或許將會瞭然,原來死亡和悲劇都是生命的本質。那麼當我們罹患癌症時,我們懂得感謝自己有機會面對這個疾病,比起別人有更多的生命體驗;當我們面對水災過後的家園,我們知道考驗過後,我們擁有重建自己天地的力量。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