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昨罕見的公開呼籲家長關心孩子網路使用,強化暑假親子互動,並協助孩子辨識網路交友可能存在危險。
暑假期間,父母仍然要上班,孩子在家沒事就整天沉迷於電腦網路,暑假才過了一個月,不良事件已經陸續發生,促使教育部出面緊急呼籲。
沉迷網路第一個壞處是對身體不好,台中市陸續出現三名才十一歲的學童,椎間盤突出,他們每天打電腦上網超過兩小時,一個月下來坐姿不良導至椎間盤突出必須開刀治療。此外如肌腱炎、手部腕隧道症候群、肩頸症候群等,都是經常性的傷害。
電腦當然也對眼晴非常不好、傷害免疫力、肝功能、各種慢性病、影響生育力等,都已是常識。最近更出現一種叫做「電腦族皮膚症候群」的新病症,手部長期接觸鍵盤會長水泡、溼疹,就連臉部的皮膚,也會因為螢幕粉塵或幅射,長出丘疹,甚至膿包。
第二個壞處是情緒上的影響。現在所謂的網路成癮症,就因為上網成迷,導致人際關係疏離,情緒上往往沒有電腦就感到空虛、憂鬱、不安。尤其是孩子們過於沉迷於網路遊戲,情緒一直過於亢奮,容易暴躁易怒;有些遊戲往往血腥殺戮,心理學家早已引以為憂,所以孩子過於沉迷,就得當心網路成癮症上身。
第三個壞處是游走法律邊緣,例如亂購物、參加網路賭博、盜竊遊戲寶物或武器、非法下載音樂或影片、瀏覽色情網站等。尤其是到網咖更要小心。
最讓人擔心的是網路交友,小孩子喜歡利用網路交談,或是從遊戲中認識新網友,一起組隊殺怪。教育部就表示,最近不少孩子因網路交友,與網友約見而發生非行事件,才請家長暑假期間費心觀察孩子使用網路狀況。
如今距暑假結束還有一個月,對於教育部的呼籲家長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無法完全避免孩子上網,但是一方面要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間,不能長期在電腦前;另一方面要教導孩子正確知識,明白網路對身體的傷害;也要注意孩子的行蹤,以免長期流連在網咖。
其次,要注意孩子都上些什麼網站?上網做些什麼事情?父母可以介紹一些好的網站與孩子分享。如發現孩子有網友,經常瀏覽、駐留於網路聊天室,甚至有與網友約定見面時,應跟孩子討論可能存在危險,教導孩子了解網路的虛擬世界,提醒孩子避免與陌生人單獨會面,以避免遭不良網友傷害。
最好是替孩子規畫良好的暑假計畫,參加各種夏令營、佛學營其實是很好的選擇,或是安排旅遊、安排閱讀計畫,總之要設法讓孩子不要一直黏在電腦前,要走出去。
孩子上網,是無法遏止的趨勢,尤其是暑假家長最難管制,但是網路陷阱太多了,父母絕不能束手不管,教育部公開呼籲家長關心孩子使用網路,苦口婆心,全國的家長們可聽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