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融學者認為,建立正確金錢觀比上理財課重要,同時建議課程內容要活潑,可透過漫畫、卡通方式呈現,千萬不要用填鴨方式灌輸國中生理財知識。
學者多認為,國中生上理財課可能為之過早,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就表示,根據他的經驗,大一生金錢觀念或理財常識都嫌不足;國中階段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金錢觀,然後加入國內外金融情勢和日常生活碰得到的金融工具即可,談「理財」還太早了。
如果要列入基測考試,則以常識為主,沒有必要考到更專業的理財知識,金管會可以比照反菸毒宣導,印製金融小冊子,提供教育部參考。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有針對年輕學子編列理財相關教材,內容包括「錢」是如何來的,以及如何與銀行等機關單位打交道等基本常識,以卡通漫畫方式呈現;金管會若能參考FED這套教材翻譯成中文,效果會很不錯。
日本有些青少年漫畫或是成人漫畫,也都有提到一些金錢和理財方面的故事情節,內容生動活潑,引發閱讀趣味,殷乃平認為,若要為國中生編列理財教材,切忌填鴨式教育,以故事切入,用漫畫或卡通都可以,且最好由淺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