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四十歲蘇姓男子三年來持續鼻塞,鼻涕有血絲,以為是感冒或流鼻涕,自行服藥治療,後因鼻部疼痛加劇,前往成大醫院求診,才知道是罹患鼻癌第三期,算少見癌症,致病原因不明。
成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正池說,這名蘇姓男子就診時,鼻中膈有紅色膨出腫瘤,鼻腔呼吸道被腫瘤阻塞,鼻部外觀變形,鼻骨被破壞,鼻根皮膚有囊狀膨出物,鼻子摸起來「軟軟的」,切片檢查證實是鼻腔惡性鱗狀上皮癌。
因腫瘤已侵犯顱底,配合外科施行顱顏切開手術,在眼睛與鼻子中間挖開一個大洞,將腫瘤徹底清除,由於擔心腫瘤會再長出來,短期內無法覆皮整形。
患者在手術後,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到大洞,並從洞裡可以直接看到僅隔著一層膜的大腦,平日以紗布覆蓋;黃正池表示,雖然傷口開放,但感染的機率並不高。
黃正池表示,鼻癌發生率不高,成醫一年不會超過十名病患,至今發生原因不明,過去研究認為可能與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有關,例如皮革及金屬加工從業人員,但這名患者並未特別接觸,但有抽菸;鼻癌末期五年存活率低於兩成,這名患者因腫瘤清除良好,存活率應該較高。
他提醒,若鼻涕長時間呈現紅色,合併單側鼻塞及鼻部疼痛和麻木感,發生鼻腔惡性腫瘤的機率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