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近年來,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日漸攀升,花蓮慈濟醫院推動腹腔鏡手術,不但能縮小傷口,降低疼痛度,也利於術後復原,近年來已有多位長者受惠,其中九十六歲的陳姓老阿嬤是花蓮縣接受大腸腹腔鏡手術最年長的個案。
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好發於高齡老人,但是很多家屬聽到要動手術,都會覺得年紀老大,動了手術會更糟,因而放棄開刀治療,令人惋惜。
為了考量患者的年齡及身體狀況,手術會依照患者的狀況進行評估,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方式可分三種,分別是直接切除腫瘤,或切除腫瘤並裝置人工造口;若是患者年齡太大,也可嘗試改以不切除腫瘤的方式,利用人工造口取代排便功能。
傳統的大腸直腸癌切除手術,需要將整個肚子打開,傷口較大、恢復速度也較慢
;若可以進行腹腔鏡手術割除癌細胞,手術時間只需兩小時,傷口縮小為三公分左右,術後約五至七天就能復原。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小,對於腫瘤大小也有限制,最好以不超過五公分為宜。
陳姓老阿嬤罹患腸癌,她的子女很猶豫是否要讓老人家接受手術,經糠榮誠詳細解說手術風險,分析術後優缺點後,病患子女同意採用腹腔鏡切除術,如今阿嬤傷口恢復快速,精神也好多了。
糠榮誠說,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由息肉演變而成,若初期發現切除息肉,可降低癌症發生率,他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至少每年一次大腸鏡檢查,直接掛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透過腸癌篩檢,即可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