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十六歲陳姓少女,瞞著家人去穿耳洞,一次穿兩個,其中一個耳洞穿在右耳朵軟骨處,沒想到幾天後,耳朵紅腫如小芋頭,疼痛無法入睡,經使用清創術治癒。
童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忠雄指出,這名小女生穿耳洞兩天後即出現疼痛感,因害怕被罵不敢跟家人講,過了五天,演變成紅腫、疼痛感更劇,才去診所求診。
由於患者的耳殼已有膿汁滲出,趕緊轉診到醫院就醫,陳忠雄看到患者的右耳已變成小芋頭那般大,觸診時只要輕輕一摸患者耳朵的表皮,膿就流出來,裡面積了很多膿水與血水。
經緊急進行兩次的清創術,並給予抗生素治療一周,才挽救幾近潰爛的耳朵,恢復正常形狀。
為何穿耳洞會演變成這樣?陳忠雄指出,因為一般人穿耳洞是在耳垂,而不是在耳朵的軟骨上,軟骨一旦受損會引起軟骨炎,特別是由綠膿桿菌引起的感染,大部分的軟骨炎只要及早治療,就不會造成耳殼膿瘍。
他說,若是患有糖尿病或免疫功能失調體質者,甚至會造成惡性外耳炎或壞死性外耳炎,嚴重者日後甚至可能會有耳殼變形、變醜的後遺症。
陳忠雄提醒民眾在穿耳洞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打洞前,務必做好消毒動作,尤其正處於夏天,容易流汗較易對耳洞造成感染,引起發炎進而化膿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