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熱性痙攣是兒童引起抽搐的常因之一,多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若父母親有病史,小孩罹病機會是常人的三至四倍。
奇美醫學中心小兒科醫師賴明琪說,熱性痙攣是發燒時合併出現抽搐,且不伴隨顱內感染或其他可能造成抽搐的原因,發作時間五分鐘以內約占一半,大部分在十五分鐘以內。
熱性痙攣發生抽搐,大多數是全身性大發作,症狀包括眼球上吊、口吐白沫、牙關緊閉、四肢一陣陣抽動、完全不省人事,持續數分鐘後才會逐漸醒來。
賴明琪表示,每千名五歲以下兒童,約有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曾有過一次熱性痙攣,若曾發生一次,約有三分之一會有第二次的復發,時間多在一年內,若是一歲前就發生,一年內復發機會高達百分之五十。
熱性痙攣的高峰期約是一歲半,若預後良好,多數小孩在進入五歲後就不再發作,也無證據顯示會影響腦部功能,除非有其他危險因子,出現癲癇的機率才較高。
熱性痙攣發作時,最重要的是維持呼吸道通暢,莫強行約束或打開牙關,讓病人側躺以防嗆到,及清除現場危險物品;未清醒前不予餵食,並請人協助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