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比世》雜誌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劉永行以三十億美元的資產,再一次在中國內地富豪中排名第一;上一次他站在這個巔峰位置,還是在二○○一年。
有人評價,這次劉永行再次排名第一,不是因為他的財富增加得快,而是其他人的財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實在消融得太過迅速。
劉永行為何在這次經濟風暴中安然無恙? 因為他保守!
已過花甲之年的劉永行,具備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氣質。即便在生意場上滾打多年,劉永行的語言體系依然相當樸素,完全是標準的「非MBA」式的闡述,比如:做事要講究「多、快、好、省」,「企業是微觀、國家是宏觀,微觀應該服從宏觀」等等。看得出,他是一個堅定的實踐主義者,樂於從實戰中汲取營養;同樣,他也是生活中的「忍」者,歷經劫難,當時光轉換,物質昌盛,也不曾迷失。
二○○一年時讓他成為首富的飼料產業,如今依然是劉永行的看家行業。除了在二○○二年大舉進軍電解鋁行業並成為排頭兵之後,他再無太多旁騖;尤其是沒有涉足曾經風生水起如今卻步履蹣跚的房地產:「地產業不是我能幹的,我有自知之明。」
如今,讓我們再聽聽劉永行說過的一段話,也許會有所啟發:「產品經營是企業經營之本,曾經一段時間大家有點瞧不起做實業,特別是瞧不起傳統產業。但我願意做,任何社會都需要紮實做實業,別人不做,那我來做一定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