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庇里牛斯山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罕為人知的歐洲古國──安道爾。作者兩次深入探訪這處世外桃源,感受這蕞爾小國截然不同於其他旅遊大國的休閒風情,彷如身在桃花源中。
深山中的世外桃源
位於法國與西班牙之間、庇里牛斯山中的蕞爾小國安道爾(法文Andorre;西班牙文Andorra,發音:安多拉),面積僅四百六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約七萬人,卻從西元八世紀就已立國,為歐洲文明古國。
四面崇山峻嶺環繞的安道爾,可說是藏在高山人不知的現代版《桃花源記》,遊客想進出安道爾,既沒有飛機場可供飛機降落,也沒有鐵路可搭乘火車舒適的抵達,唯一的對外交通,只有一條蜿蜒曲折、險峻陡峭的山區公路,一端由法國南部的卡爾卡頌或土魯斯,翻越重重山嶺而至,另一端再翻越山嶺抵達西班牙的巴塞隆納。
雙向行程供挑選
既然要進入安道爾,必須先抵達法國或西班牙,遊客若要造訪此地,就有兩種方向的行程可供選擇。
第一種:先暢遊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和夢幻城堡卡爾卡頌後,才進入安道爾,此行程最好安排住宿三夜,再向南前往西班牙「高第之城」巴塞隆納遊覽後返國。
第二種為反其道而行:先遊西班牙巴塞隆納,再進入安道爾,停留三個晚上,向北進入法國,經卡爾卡頌與普羅旺斯後返國。
如求舒適,觀光客可先上網預訂安道爾四、五星級的大飯店,並要求大飯店派轎車負責前往法國、西班牙接送。背包族則可搭乘長途巴士,由法國、西班牙進出安道爾。安道爾觀光局所介紹的民宿或旅館,都非常乾淨、衛生而安全。
翻山越嶺訪桃源
早年筆者留學德國時,曾由法國搭乘一天只有兩班車的巴士,經由迂迴曲折的陡峭山路,至安道爾一遊。前年,偕內子至西班牙北部開會,回程順便再次探訪桃花源。
我們從巴塞隆納機場,搭乘安道爾旅館前來接駁的轎車,向北行駛。地平線向上綿延天邊,庇里牛斯山脈迎面擋住去路。我們沿著瓦利拉河切入山區,順著蜿蜒山路向上攀升,林木青翠蒼鬱,河谷流水潺潺,風景賞心悅目,使人不覺疲累。
山谷古國少人知
就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已經爬升至公路最高點,極目四望,景觀「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引自《桃花源記》一文),遠處只見盆地底部,小樓群聚處一派安詳,則是安道爾的首都安道爾城。
由於法國、西班牙、安道爾皆屬「申根」簽證地區,不論從法國或西班牙進出安道爾,都不必另辦簽證,兩國國界處,也沒有設立關卡,不必停車檢查。我們因為覺得難得一趟至此,特別要求司機在國界標示牌旁停車,留下到此一遊的畫面。
與世隔絕 風情獨特
東西南北 任君遊覽
我們在安道爾過了三夜,所以有兩整天的時間可遊遍「全國」。我們選擇搭乘安道爾觀光局的定期觀光巴士,分別由首都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每一路線各遊覽上午或下午半天。有趣的是,無論往哪個方向開,都是一會兒就開到邊界了。
觀光巴士票價低廉,駕駛員還兼負導遊之責(雖然英語不太靈光)。觀光局詢問處就設在市中心,親切的服務人員通曉英語,英文觀光資訊齊備,可當場規畫預購觀光巴士車票。幾天的行程一下就搞定了,非常方便。
石板砌屋 歷久彌新
安道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他國家少見的石板建築,不論民宅、餐廳、旅館、教堂、小橋……,大多數是用不規則的石板塊密合堆砌起來的,精緻古樸,堅固耐久。屋瓦則是用一種黑色半圓形石板薄片,排列成魚鱗狀的屋頂。
遊覽路線中,有的是探尋千年古蹟,有的是參觀百年教堂,有的是造訪新興社區,但所有新舊石板屋的形狀與結構,竟如出一轍,世代傳承,讓人嘆為觀止。
路旁神龕 保佑平安
也有些路線則是穿梭青山翠谷中,或登高望遠,或環湖健行,或林中漫步,徜徉於大自然之間。據說,到了冬季,陡峭的山坡上,處處皚皚白雪,便成為歐洲人士的滑雪勝地。
安道爾的國教是天主教,路邊常見一座座石板砌成的小神龕。靠近一看,裡面有聖母瑪利亞、耶穌、聖徒的小雕像,前面獻滿鮮花、蠟燭,原來是附近居民祈求保佑平安、許願還願之處,功能有如我們的小土地公廟。可見,雖然宗教民俗完全不同,人類尋求精神慰藉的想法和做法卻是相通的。
夜景迷人 購物免稅
安道爾與世隔絕,民風純樸,治安非常良好。晚上回到首都安道爾市,街巷照明充足,一些主要建築皆以彩色燈光照射得美輪美奐。
安閒漫步街頭,觀賞安道爾夢幻般的迷人夜景,選一家餐廳,品嘗混合法國和西班牙口味的安道爾美食,也是一種享受。
安道爾是知名的免稅國家(亦即也是所謂「避稅天堂」),所以稅率一般也很低,吸引不少各國有錢人到此購物、投資,我們在當地閒逛晚間仍然營業的購物中心,發現其中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各類名牌物品的訂價,比機場免稅商店還便宜。
陳年火腿 霉才美味
火腿是安道爾的特產食物之一,進入專賣店,抬頭只見天花板上,吊掛著一只一只碩大的風乾豬腿,酷似中國的金華火腿。仔細一看,所有火腿早已發霉,還長滿白色絲狀黴菌。
但當地人說,愈是年代久遠,黴菌長得又濃又密的火腿,滋味才又香又美。老闆怕我們不信,特別挑選了一只,擦去一塊白黴,用利刃削下一片透明的薄片,示意我們可以生吃,嚇得我們頻頻搖手婉拒。
後來在餐廳裡,看到許多桌都點了這種生火腿薄片當開胃菜,價錢還不便宜,真出乎我們預料。其實後來我們在超市裡,也發現多種臘腸和乳酪,都像這樣長滿黴菌呢,可見這種特殊風味的食材,在當地十分受歡迎。
巴士駕駛 負傷導遊
第三天下午,我們選搭「恩哥拉斯特」湖線,到了發車時刻,整輛大遊覽車上就只有我們夫婦倆,駕駛仍然準時開車。到達風光明媚的恩哥拉斯特湖後,駕駛必須引導遊客步行繞湖一圈,全長一點五公里。
下車時,我們察覺駕駛的腳一跛一跛的,追問之下,他捲起褲腳管讓我們看。原來,他臨上班前不慎跌傷小腿,只簡單包紮,紗布上仍滲著血水。
我們大吃一驚,趕緊叫他休息,告知我們自己去環湖就好。反正是大白天,還有許多自行開車來的觀光客,很安全的。但是他堅決要帶我們走完全程,我們只得滿懷感激與心疼,「陪」他步履蹣跚地走了近兩小時。
回程時,他還特別開到首都購物中心門口,我再三交代他要?Ir al hospital!(去醫院!),他點頭答應後,我們才目送他開走大巴士。
離開桃源 依依不捨
其實,當天遊程快要結束時,還有之前參加各旅遊路線,都曾嘗試致贈小費給身兼導遊的駕駛,但皆遭婉拒。他們異口同聲說:「這是在執行公務,怎可收小費?」
此外,我們每天早晨壓在旅館枕頭下的零錢,回房時一元不少全被退還在枕頭上,看來,不該得的一文不取,顯然就是安道爾人純樸熱情又盡責的個性和價值觀。
搭乘旅館送我們前往法國卡爾卡頌的轎車,翻過山嶺,回頭望著逐漸消失在地平線的庇里牛斯山脈,離情依依,真有陶淵明「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感受啊!
罕見雙元首君主立憲國
國王的君主國
安道爾地處險要,扼守西班牙至法國唯一隘口,八世紀時,安道爾人擊退企圖入侵法國之摩爾人,法國查理曼大帝因此在安道爾設立教區,由烏格爾教區主教統轄,是為安道爾國之起源。
後來烏格爾畫歸西班牙東北部加泰羅尼亞省,法國與西班牙兩國為安道爾的主權起了爭議。西元一二七八年,雙方達成協議,安道爾由法國國王(或皇帝),與西班牙烏格爾教區主教共管,這種獨特的「雙元首」政治制度,沿襲迄今一直沒有改變。
尊崇虛位兩國元首
從帝制變為共和,歷任法國總統順理成章地擔任安道爾的雙元首之一,另一邊西班牙烏格爾教區的歷任主教,也承襲成為安道爾的另一位雙元首之一。
安道爾從立國開始,就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元首的國家,安道爾人對這種特殊安排向來無異議,但全國人民安居樂業,與法國和西班牙皆相安無事,而且還是聯合國正式的會員國之一。
君主立憲 民主共和
和「盧森堡大公國」、「摩納哥大公國」、「列支敦斯登大公國」等,真正由王室「大公」所統治的小國完全不同的是,安道爾共和國在憲法上,雖稱自己的國名為「安道爾大公國」,尊法國、西班兩國元首為「大公」,不過,不論這兩位「大公」是國王、皇帝、總統、還是主教,對安道爾人來說,都是「虛位元首」,對該國沒有任何實權。
事實上,法西兩國也無暇過問這小國寡民,至於安道爾公民,則以民主方式投票,選出議員組成議會,負責立法。並由議會推舉首相,為安道爾真正的行政首長。首相指派閣員組織內閣,治理國家。安道爾有警察,但沒有軍隊。南北邊境國防,分別由西班牙和法國的軍隊防守。
兩種郵票 切勿錯投
安道爾的郵政非常特殊,方式是:由法國郵政和西班牙郵政在安道爾各設立一所郵局,各自發行不同的安道爾國郵票,在街上各自設置不同的郵筒。
原則上,要寄往安道爾以北的郵件,就得貼上法國郵局發行的郵票,並投入法國郵筒;要寄到安道爾以南的西班牙,就得貼西班牙郵局發行的郵票,投入西班牙郵筒。壁壘分明,投錯了恕不負責哦!
法文西文 明辨慎思
當地民眾一向在兩間郵局,各買了一些郵票帶回家備用,但觀光客若要投寄明信片,則要注意別投錯了郵筒。區別的方法是:郵票和郵筒上註明「POSTES」的,是法國郵政;郵票和郵筒上註明「CORREOS或CORREUS」的,則為西班牙郵政。
似乎很複雜!原來,因前者是法文,後者是西班牙文、加達朗(又譯為「加泰羅尼亞」)文,所以同樣的「郵政」兩字,寫法卻有天壤之別呀!
此外,還有一個辨識方式便是:郵筒上畫王冠的,便是西班牙郵政,因為法國已無皇帝,而西班牙還有國王。想寄回台灣,要貼哪一家的郵票呢?建議到兩家郵局各買一些吧,這樣才算完整的紀念啊。如果不介意郵費,不妨兩家郵筒各投一封試試看,比賽看哪一家的會先寄到。
三種語言 同時共用
嚴格說起來,安道爾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安道爾人,百分四十三的人是西班牙人,百分之七是法國人,百分之十七是其他族裔的人。但不論是那種人,安道爾呈現的是:族群融和,從無歧視,更無政爭。
該國國民,同時通用三種語言:法語、西班牙語、加達朗語(亦譯「加泰羅尼亞語」),所以也是少見的三語教育國家。
在九所法語學校,八所西班牙語學校,一所加達朗語學校中,每一所學校均教授這三種語言,只有輕重比例不同。各種標示、公告,也都是三語並列。至於旅遊、購物,則英語可勉強溝通。
尊重包容與世無爭
我們曾在野外看到一塊告示牌上,用西班牙文、法文、加達朗文寫著:「任何型式之車輛皆不得駛離前車之轍」,原來,該處為路況不明之崎嶇荒野,如果隨意行駛,即使四輪傳動車也可能陷入困境,為安全起見,只准順著已形成的輪轍軌跡行駛。正是「前車之轍,後車之鑑」啊!
比較這三段大同小異的文字,可以看出這三種南歐拉丁語言其實非常相近,所以三語教學、三語並用並不困難,這也像台灣在火車或捷運上,很容易同時聽到國語、台語、客家語三語廣播的感覺一樣,不過更重要的是,安道爾不論對內或對外,在族群的尊重和包容上,像極桃源仙谷中與世無爭的百姓,其心胸十分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