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法罕廣場
【世界遺產編號104】
1979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伊斯法罕(Esfahan)是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的省會、全國的第二大城,位於首都德黑蘭(Tehran)以南340公里處;西元1598年薩法維德王朝(Safavid Dynasty)建立者──夏荷‧阿拔斯大帝(Shah Abbas the Great),首度建都於此。
市中心的柯梅尼國王廣場(Emam Khomeini Square)建於1612年,呈長方形;長500公尺、寬160公尺,做為阿拔斯國王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比賽的場所。廣場周邊屹立著一批宏偉、精美極具典型波斯風格的建築物,有國王清真寺(Emam Mosque)、雪克‧洛特芙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 Mosque)和阿里‧夸布王宮(Ali Qapu Palace)等,都是波斯建築藝術中的代表作。
國王清真寺位於廣場南邊,建於1612~1630年,總共用了1800萬塊磚頭和50萬片上釉彩色瓷磚,其高聳、美麗的尖塔與穹頂,是國王廣場最耀眼的建築物;為了要面向麥加聖地,它沒有建在廣場的中軸線上,而是朝向東北方位。
6層樓高的阿里‧夸布王宮位於廣場西側,曾是阿拔斯大帝的王宮;由18根修長木柱撐起的高大陽台,是展望廣場的最佳地點。
規模較小的雪克‧洛特芙拉清真寺位於廣場東面,建於1612~1616年,是阿拔斯大帝為其岳父──雪克‧洛特芙拉所建的私人宮廷清真寺,其整體結構的和諧性與精緻度更勝過國王清真寺。
另外,位於廣場北邊有一歷史悠久的大市集,300多年來傳統風貌未曾改變,大門上繪有阿拔斯大帝的爭戰事蹟和庶民生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