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會區務會議 打造新護國神山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邱乾海、李淑珍、張鳳吟綜合報導 |2025.08.25
130觀看次
字級
南區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2025年第二次區務會議」,18日於南台別院舉行。圖/人間社記者王致賢
北區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2025年第二次區務會議」,20日在三重禪淨中心舉行。圖/人間社記者張添發
桃竹苗區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桃竹苗區協會「2025年第二次區務會議」,19日於大明寺舉行。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
中區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中區協會「2025年第二次區務會議」,21日於惠中寺舉行。圖/人間社記者吳雨彤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邱乾海、李淑珍、張鳳吟綜合報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分別於佛光山南台別院、佛光山大明寺、佛光山三重禪淨中心、佛光山惠中寺,舉行南區、桃竹苗區、北區、中區「二○二五年第二次區務會議」,祕書長覺培法師、副祕長覺多法師以及有容法師,四區各道場住持、監寺、輔導法師、中華總會理監事、區協會幹部,共千人與會。

各區除彙報全台與協會執行各項專案,推動成果豐碩,並研議、推進全台專案及各區協會下半年度規畫活動,作為發展之方針。

各區協會皆於會中推進全台執行案,提出「巡迴關懷分會計畫」、持續推動「T-Earth森林復育計畫」、響應「佛光山二○二六年開山六十周年暨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百歲誕辰」《心經》修持案。各區並討論十一月的年會案、下半年度重要活動計畫案等重要議案。

北區協會

凝聚弘法正能量

北區協會第二次區務會議二十日在三重禪淨中心召開,由北區協會長洪明郁擔任主席,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檀教師鍾茂松、北區各道場法師、佛光會各級幹部,現場與線上三百五十人參加。

洪明郁致詞表示,上半年的九大專案,成效卓著,相信所研議的下半年的各項活動計畫,對佛光會員、社會大眾都非常有意義。

覺培法師指出,協會長陳述的每個提案都充滿信心與激勵,產生正向的共振力量。佛光會舉辦的活動都利益社會,幹部應廣為推展,透過植樹、《心經》的修持,回向、祝福的利他精神,家庭能顯現凝聚力,實踐佛化家庭,並改變台灣磁場,可說是另類的「護國神山」。

如宗法師致詞,歡迎大家回到三重禪淨中心開會,更感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立佛光會,舉辦各項活動讓佛光人充實生活與內涵,行菩薩道、福慧雙修。

桃竹苗區

培養弘法生力軍

桃竹苗區協會第二次區務會議十九日於大明寺舉行,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擔任主席,出席貴賓有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桃竹苗區各道場法師、桃竹苗區及金門區佛光幹部等一百五十人與會。

覺培法師分享從韓國到越南的佛教當中,看見星雲大師藉由教育弘法所展現出無所不在的力量,今年佛光山叢林學院是全台佛學院中招生人數最多,鼓勵大家持續培養弘法生力軍,讓人間佛教理念繼續在世界各地推動茁壯。

妙蓮法師以客家酸柑茶製作過程勉勵佛光幹部,大家加入了佛光會、佛光山的人間佛教道場以後,高度的活動頻繁,讓大家淬鍊出很好的品質,期許大家精進不懈。

林依潔最後總結,期勉各分會長轉達各項活動目的,讓大眾一同參加活動、精進修持。

中區協會

修持安定世道人心

中區協會第二次區務會議於二十一日在惠中寺舉行,由中區協會長林宏弦主持會議。與會貴賓有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中區協會各道場法師、佛光會各級幹部等共逾兩百人與會。

會中並介紹新聘任區委張雅翠,由覺培法師頒發聘書。

覺居法師指出,誦經持咒的功德不可思議,《心經》的修持,無疑是一股安定世道人心的力量。妙法寺重建工程計畫已底定,其中有一大片佛光童軍露營區,可規畫森林復育,讓中部地區為子孫留下一片無汙染的人間淨土。

林宏弦結論,佛光人在各項活動的推動過程中,如同有容法師在金剛、知賓培訓課程中提到,佛光人充分展現了信仰力、組織力、凝聚力、學習力、執行力的「五力」,長期累積的力量讓所有的人對佛教產生信心,這就是佛光人弘法的能量。

南區協會

落實信念正向共振

南區協會第二次區務會議十八日在南台別院舉行,由南區協會長郭瑞宗主持,與會貴賓有台南區總住持滿舟法師、監事長吳欽杉、南區各別分院法師、南區協會幹部,以及台東、澎湖的幹部線上與會,約三百人一同研商各項會務。

滿舟法師開示勉勵,大家同為佛光大家庭的一份子,齊聚一堂是為了讓人間佛教走得更穩、更遠,將佛法的光明和智慧帶給需要的人。

覺培法師以物理學中的「共振現象」為喻,當人們走入佛光山別分院時,也能因眾人修持而產生正向共振。勉眾在混亂的時代,更應透過自身的修持力量,帶動社會邁向祥和。

郭瑞宗總結,會務推展不是任務,而是在人心種下善美的種子。祈願每位佛光人都能將信念落實於會務推展與日常生活之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