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氣,荷包變乾扁,年輕人想要雲遊四方、壯遊各國,最好的方式便是透過「打工度假」,在一個國家或某個城市 Long Stay。
從今年六月一日起,日本開始接受台灣青年前往「打工度假」,不少年輕人在網路上串連集結,準備妥當就要出發啦!
全球不景氣,失業率攀升,很多被裁員的年輕人,乾脆離開台灣,到紐西蘭和澳洲「打工度假」,邊打工、邊遊玩,還可學習語言,等景氣好再回來找工作,如果景氣依舊沒回升,也可以繼續留下來深造念碩士。
事實上,對很多口袋沒錢,卻懷抱流浪天涯夢想的年輕人來說,「打工度假」(或稱「打工旅遊」)是一件能實現出國壯遊(Ground Tour)計畫的最可行之計。
鼓勵青年天涯單飛
目前全球共有二十多個國家提供「打工度假」或類似「遊學打工」的名額(包括台灣在內),國內也有愈來愈多年輕人,透過這套制度出國一年半載,打工兼度假,學習兼旅行,為青春留下揮灑熱愛的紀錄。
一般說來,現行各國所提供的Working Holiday Visa(工作旅遊護照,簡稱WHV),大多只針對十八歲至三十歲的學生發照,同意持照者到該國旅行時可以打工賺錢(一般觀光客拿觀光簽證,就不能在當地工作,就算兼差打工也是打黑工),以便支應旅行之所需。
換句話說,「打工度假」是專為年輕人所設計的一項制度,目的是為了鼓勵預算有限的年輕人,透過旅行與不同國家的年輕人交流、開闊國際視野。不過,大多數國家核發打工度假簽證,規定一人一生只能申請一次,有效期限一年,只有少數國家如澳洲,可以視情況再多簽一次。
勞務工作占大多數
為了避免搶走當地人的工作權,通常這類打工規定不能做專門技術型的工作,只能做當地比較缺工的飯店服務生或清潔工、清農場採收作物、企業翻譯等工作。至於Long Stay期間可到何處旅遊及住宿,並沒有硬性規定。
長期推動「打工度假」的康文文教基金會表示,此制度在世界已有三十年以上歷史,但目前與台灣簽有打工度假互惠計畫的,僅有日本、紐西蘭和澳洲,而同意我國學生前往「遊學工讀」的,則有英國、加拿大和美國。
其中,日本今年六月一日才剛開放,盛況可期。至於行之有年的紐澳打工度假,則早在年輕人之間,引發一股出國打工度假的熱潮。許多度假完畢返台的年輕人,透過出書、架網站,引來許多心嚮往之的年輕人熱切詢問。
英美偏屬遊學志工
此外,坊間也有不少英國、美國及新加坡的社教機構或私人企業,以類似遊學兼工作的「實習」名義,來台招募青年學子前往該國,不過須負擔的學費並不便宜。
美國政府推動的「假期打工計畫」,其實是一種學生交流計畫,參加者持J-1(交換賓客)簽證,可利用暑假二個多月在美國打工,所賺取的薪資可用來支付當地生活花費,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多的效益。
目前台灣最上軌道的,便是在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上十六小時的課程,接著再在奧蘭多迪士尼世界服務六個月的打工計畫。
英國,則歡迎有活力、熱心和肯付出時間,想接觸不同的環境並貢獻個人力量的人(不限年齡),前往擔任全職義工。其情況有點類似我國國際合作基金會的志工服務計畫,所以前往的地點,有可能是大英國協的任何地方,未必在英倫三島。
據過來人的經驗顯示,真正的「打工度假」,門檻其實很低,既不須很強的語文程度,也不必具備太多專業技能,而且在國外生活一年,大概準備個新台幣十五萬元左右就夠了,其他的,到當地邊賺邊花即可,因此不少年輕人趨之若鶩。
打工旅遊 求生須知
根據統計,目前加入打工度假行列者,女男之比為八比二,不過以打工性質而言,女性多半從事餐飲服務生、飯店清潔工及翻譯工作,男生大多在農場採果或耕作等勞力密集的工作,偶爾也必須嘗試以食宿交換方式避免露宿街頭。
據了解,國內年輕人赴紐澳打工,不少人事先會洽妥國際最具規模的有機農場聯盟www.wwoof.org/national.asp,提供打工旅遊工作機會及免費食宿,亦可上網www.wwooftaiwan.com請對方協助安排遊學工讀,也有人是到了當地邊玩邊找工作。基本上,只要不怕吃苦,多半可以找到足以餬口的工作。
生活技能方面,會開車、烹調、有方向感、英語能力強的人,不論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如果必須和銀行打交道,很多國家都有華語行員,只要事先預約就能得到免費服務,而且可避免因為似懂非懂而被銀行扣掉許多手續費。
計畫前往紐西蘭的人,出國前最好先申辦IRD稅號,一到當地便可至銀行開戶,方便打工繳稅或退稅。
儘量融入當地生活
不過,既然是Long Stay型的打工度假,多少還是必須學會以當地人的消費方式過日子,定點遊的交通工具最好依賴大眾運輸系統,別老想著搭便車,畢竟,單身或兩、三個女子出門在外,多少還是有遇到壞人的風險。
再者,住宿不妨多上YHA青年旅舍或BBH等系統查詢資訊,絕不能依賴星級旅館,頂多住民宿或工作地點的宿舍及工寮,更不可能吃觀光客套餐、喝觀光客專屬的咖啡、買觀光客才看得到的紀念品,最好還能學會簡單烹調食物的能力,如此一來,才能節省下足夠觀光旅遊的費用。
以海外打工人數最多的澳洲、紐西蘭來說,平均時薪三百五十元至五百八十元,遠高出台灣三倍之多,以出國一年,打工半年,每天打工六小時的狀態估算,打工收入每月約有折合台幣三點八萬元至五點二萬元的薪資,足夠支付剩下半年的旅遊及語文學習費用。
不過,據推動打工度假制度達三十多年的澳洲政府,在二○○二年做過的一項調查發現,當年約有八萬名國外年輕人在澳洲打工度假,平均每人在澳洲的停留時間是九個月,共賺走澳幣近一萬元(約新台幣二十五萬元),但多數人花得更多,平均每人花費澳幣一萬六千多元(約新台幣四十一萬元),可見打工度假的精髓就是「賺多花更多」,志在賺經驗,不在存錢。
一般而言,自助旅行才是用天數計畫旅行,打工度假可能都是用周或月做計畫,但要避免日子過得太閒散,若沒有工作的日子全部都睡到自然醒,很可能一年過後,結果什麼地方都沒玩到就回台灣了。
些國家有發WHV
除澳洲、紐西蘭之外,目前開放打工度假制度與簽證的國家有比利時、加拿大、智利、塞浦路斯、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香港、愛爾蘭、義大利、日本、韓國、馬爾他、荷蘭、挪威、瑞典、泰國、土耳其、英國等。
新加坡也針對八個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法國、德國、香港、日本、英國、美國)的年輕人,開放打工度假簽證,可惜八個國家中沒有台灣。
至於在台灣,想不花錢而能出國體驗,實踐夢想的終南捷徑,就是透過半官方的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及一些公益團體的志工計畫,完成體驗世界的夢想,不但食宿全免,不用負擔機票,而且還有每個月三百~六百美金的生活費可拿。
唯二的缺點,一是這些國家大多是與我國友好的偏落後地區如中美洲各國、印度、甘比亞、聖文森、巴拉圭等地;再者,通常合約一簽就是兩年,屬於海外長期義工。
旅行團玩不到的地方
打工度假因為待的時間夠久,加上就在當地打工,多少人不親土親,所以通常可以去到一些平常旅行團看不到的風景,也比較可以嘗試較耗體力的登山活動,因此幾乎每個打工度假回國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經歷,旅遊計畫也常因突發事件(如交通意外、打工受傷)而變更。
出門在外一年,一般說來行李都不會太少,甚至有多到需要買車代步的情況,不過建議到了當地,不妨找個可以寄放行李的地方,只攜帶簡單換洗衣物,到附近旅遊三、四天,不必把行李全部拖著走。
有趣的是,台灣學生通常都很依賴電腦,所以EPC或簡易型筆記型電腦似乎是必備物品,而且最好內鍵上網功能,必要時就可以上網查詢資料、使用翻譯功能、儲存照片和資料。如果還具有播放影片的功能,那就超完美了。
此外,行前建議申請多次進出的打工度假簽證,便可以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考慮是否前往臨近的國家、地區或島嶼遊玩,例如到了紐西蘭、澳大利亞,就不妨考慮延伸至斐濟、南極洲旅行,其費用比台灣前往便宜許多,不過對背包客或打工度假學生而言,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