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紐西蘭北島的首都奧克蘭,有「帆船之城」美稱,每年都被選入世界最佳居住的城市之一,人口約為一百三十萬人,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但熱鬧程度卻不比台北的公館。更由於紐西蘭的國家政策採低度開發,因此只要離開城市,就不難看到近似《魔戒》的原始苔地、山石嶙峋的電影場景。
奧克蘭因擁有特殊地理環境,東西兩岸為海灣環抱,境內有四十八座火山口,外加海灣內的五十多個島嶼,因此無論遊客在奧克蘭的任何地方,離海邊永遠不超過半個小時車程。
紐西蘭溫差很大,一天之內,如果沒有太陽,會冷到讓人直打哆嗦,但一有陽光,會熱到讓人想脫衣服。所以沒必要帶太厚的衣服來,平常多穿幾件,熱就脫,冷就加,進可攻退可守,洋蔥式穿法,比較保險,也不容易感冒。
整個大奧克蘭區,範圍大概就像從大台北都會區到新竹園區那麼大,但當地的交通費非常貴,坐一趟公車基本費用台幣三○元(沒有電車或捷運),算站數的公車幾乎像計程車,只有跑鬧區的紅色接駁車免費。
如果腳程一小時能到的地方,建議改用走的,反正當地很漂亮,不趕時間,邊走邊逛邊看風景邊拍照,感覺十分愜意。
整個紐西蘭,火車一共只有四條:從奧克蘭到威靈頓、皮克頓到基督城、基督城到葛雷茅斯、基督城到因弗卡吉爾,不過車站及行經路線都偏郊區。
奧克蘭是個很適合逛街的聖地,大概分四區:最大的「市區」有點像「台北車站」、龐松比路有點像「西門町」、帕內爾路則像「台北東區」,K` Rd.就像「公館」。
紐西蘭各色人種都有,也到處可見兌幣處(紐西蘭不用旅行支票,只能用紐幣,現金最好多帶一些,匯兌很吃虧)。龐松比路上的店,比較適合年輕人,有點嬉皮,有點頹廢,但四周的老建築比較多。
帕內爾路是典型白人會去的區,感覺比較高級,也看不到太多其他人種。K` Rd則算是成人的娛樂區,還有一區音響店及一些餐廳酒吧。
由於奧克蘭是海港城市,幾乎每個人家都會有船,所以一到假日,奧克蘭就變成空城,大家都出海去了。周六早上,只見路上一堆車拉著船往港口跑,然後周日傍晚,又看到這些人再拖著船回來。
紐西蘭人假日就會去野外活動,所以假日市區幾乎都不開店,要玩,建議去參加旅行社的短期一日或兩日遊,和當地人一起到郊外度假。
如果真的不想出遠門,不妨拋開旅遊書,就只帶地圖,大街小巷的去鑽。奧克蘭最熱鬧的大街Queen St.旁邊,有一堆羊腸小徑,裡面有很漂亮的小廣場,和一些很有意思的店,可是翻遍所有旅遊書,幾乎都沒提過這個地方。所以不一定要完全照書按圖索驥,拋開手冊,帶著地圖,勇敢地航向無人踏過的領域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