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局今年從菸品健康捐中,提撥近一億元經費,補助民眾戒菸門診的治療服務費、部分藥費,但掛號費須由民眾自行負擔。
國民健康局衛生教育中心主任游柏村表示,隨著煙捐調漲,煙捐將從每年兩百億增為三百六十億,未來將提撥多一倍經費補助戒菸門診費用。
目前戒菸的管道多,除了戒菸門診、戒菸班,以及親友支持鼓勵,只要下定決心,沒有戒不成的菸槍。
以下是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組暨公共事務組主任林清麗的建議步驟:
第一步:改變環境
即是改變內在、外在環境,內在環境改變就是「洗牙」,除了能去除陳年口腔菸味,也藉此改變門面,展現決心。
第二步:汰舊換新
開始戒菸後,嗅覺開始轉為敏感,家中窗簾布吸收長年菸味,因此換掉窗簾布,讓家裡菸味去除,減低環境中菸味,避免造成再度吸菸。
第三步:堅持到底。
戒菸過程中,部分敏感性體質的人,會出現氣管敏感問題,其實是因為氣管內長期被燒壞的纖毛再度生長,氣管蠕動所致。但戒菸者對身體反應常過度敏感,經常問自己「身體怎麼了」,或將身體自然反應,誤認為是癌症等疾病。
因此林清麗建議,戒菸者可安排健康檢查,不但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能調整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