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俗諺「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說明端午過後,天氣將日趨炎熱,水電的需求也將大幅提高,而每到夏季,各級學校為了貴得嚇人的水電費支出,大喊吃不消,但若繞行學校一圈,卻常發現有學生邊洗手邊聊天,任由水資源流失,或教室沒人電風扇卻仍空轉。
節能概念是各學校全力宣導的重點,但成效卻常止於讓學生「知而未行」的階段,這時與其責備學生,不如改變策略,透過實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節能行動。
以節約水資源為例,學校可在徵得家長同意後,由各班儲存一大桶的清水,做為一日之用,學生當日不論洗手、潔牙皆由此取用,讓孩子實際感受可用之水取之不易,及由多變少的過程,施行一陣子後,相信可提升孩子愛惜水資源的行動力。
在家庭方面,父母可要讓子女了解水電費用的支出情況,擬定可節約的具體細目,相互提醒、共同遵行,若下個月的水電帳單費用降低了,可用文具做為獎勵,如此不但達到節能,親子感情也會提升。
台灣進口能源高達百分之七十九,加上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實施夏季電費計價是不得不然的作法,大家也應趁這個時機教導下一代正確的節能作為。
李悅(南縣學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