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馬總統政見,諸多縣市戮力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炒得沸沸揚揚,但福利與財政較占優勢者,紛紛表示憂慮一旦富公主委身窮公子後,對己身有不利影響,而躊躇不前。
筆者認為,公部門經費皆源自民脂民膏,不妨可由此方面著手節省經費,消弭不平等,略抒淺見。
以現況而言,公務員如任職財政優渥或阮囊羞澀的不同縣市,甚至是中央或地方機關,福利就有差異,例如富有者編列交通補助費,窮縣市則分毫未編;同樣是國家任命的公務員,只因分發任職機關不同就有差別待遇,一國多制,實為不妥,建議類此案例均予取消,以示公平。
其次由「加班費」下手。職場中仍有不少人視加班費為額外福利,加不必要的班,其實公務人員應善用時間管理,或流程簡化等方法處理業務,甚且更改觀念,將「加班代表努力工作」改為「加班象徵能力不足」,以熟稔度克服業務量,大方享有下班後的私人時間;另一釜底抽薪之計是,乾脆將加班改為只得享有補休或行政獎勵,取消金錢給付。
筆者建議,在財政寅支卯糧之際,公務人員應共體時艱,只要保有本俸、專業加給與主管加給等基本薪俸即可,其餘各種補助性質的給與皆可暫時割捨,犖犖大者如進修補助費、教職獨享以學歷敘薪、退休人員三節慰問金及首長特支費等,都有檢討空間。
此外,在精簡公務人員呼聲不絕於耳之際,警察人員似乎是唯一不減反增的特例,而且支領加班費用標準遠優於公務人員,也可分析探討。
龔秀仁(高雄市/人力資源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