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賓士在茫茫戈壁灘上。
乘客們都昏昏欲睡,只有坐在車窗邊的一個小女孩,始終睜大著她那雙烏溜溜的黑眼睛,望著茫茫黃沙。
她身旁的那位女士,顯然是她的母親。母親看到了孩子那專注的眼神,就撫摸著她的頭,說:「睡一會吧,沙漠有什麼好看的呢?」
「不,媽媽,我在找一樣東西!」小女孩說。
「找什麼呢?」
「松樹!」
「哈哈!」媽媽笑起來,「沙漠中連草都不長,怎麼會長松樹呢?」
小女孩困惑地望著媽媽:「可是,您不是曾經告訴過我,松樹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嗎?為什麼它在沙漠裡就無法生長了?」
是啊,為什麼連生命力旺盛的松樹,也無法在沙漠裡生長?孩子的問題,引發了我的沉思。
孩子還小,她哪裡懂得現實的殘酷。確實,在許多人的眼裡,松樹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徵,有些松樹甚至能夠在懸崖上、亂石間長得青蔥如蓋。「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樹四季長青,不怕風霜雪雨。在許多人們看上去異常嚴酷的環境裡,松樹都能夠生存下來,長成一道風景。然而,如果環境是沙漠,松樹也無法生存。
其實,一直以來,許多人看到了松樹能夠抗拒某些嚴酷環境條件的一面,卻忽視了有些更嚴酷的環境其實是松樹也無法戰勝的。松樹之所以能夠在某些看似嚴酷的環境中生長,是因為這些環境終歸還有可供它們生長的東西,譬如不可或缺的水分、土質、溫度等等。所以,不管環境看上去多嚴酷,如果松樹能夠在其中成長,它們就得感謝環境畢竟為它們提供了這一切。如果環境是沙漠,無法為它們提供這一切,那麼,它們就絕不會有生機。
生活也是如此。人,應該勇於和逆境鬥爭,但是人永遠都不應該輕視環境的重要性。人只要活著,就應該有一分感恩的心,感謝現實的生活環境終歸還給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松樹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又給環境獻出一片綠蔭,使惡劣的環境也逐步變得更美好。人也應該這樣,只要活著,就要努力生活,不管多艱苦,也要活出一種精神、一種奉獻,讓生活的環境逐步變得更美好。每個人都應該奉獻愛、奉獻事業的成果,就像松樹那樣努力奉獻綠蔭,生活的環境才能夠四季如春,不會演變成沙漠。
當生活變成了沙漠,豈非是任何人都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