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大師空海的《聲字實相義》說:「大日如來說此聲字實相之義,驚彼眾生長眠之耳。」佛教在法會儀軌的進行中,藉著梵唄宣唱法理,開導眾心,「法樂奏無生之曲,梵音演最上之宗。」靜、遠、肅穆、平和的音聲,正是「梵音演處,上窮有頂之天;唐韻宣時,下極風輪之際。」
「梵唄」意為「清淨的諷誦」,所欲呈現者是以清淨梵音收攝人心,滌人塵染,梵唄在寺院中主要用於三方面:講經儀式、六時行道(即朝暮課誦、齋供)、道場懺法,從讚頌諸佛菩薩功德、上求諸佛菩薩授攝,到水陸、焰口法會裡引導制伏滅除諸多過惡的詩偈;其終極目標不離修行得「戒定慧」,發揮了極大的教化作用。
西元一九三○年,弘一大師在廈門閩南佛學院為太虛大師的「三寶歌」譜曲,之後,也有就其生前所作歌曲選出十首具佛教意味和園林思想的,印行出版《清涼歌集》,開啟了入世方便之佛教音樂。
現任佛光山宗委會宗長與現任住持的心培法師,於二○○五年繼心定和尚之後成為佛光山的第七任住持,由於擅長佛教梵唄與佛曲唱誦,曾帶領佛光山梵唄團巡迴世界表演。
二○○八夏天,八月裡的大勢至菩薩聖誕日,香海出版社執行長孟樺收到心培和尚寄來的第一首念佛偈頌「人間無常快樂短,西方淨土法樂長,如能念佛作慈航,今生來生福壽長。你也發心念彌陀,我也發心彌陀念,人人都念阿彌陀,未來一定能成佛。」和尚信裡說:彌陀總是無緣大慈,護念娑婆有情……。
在一次香海的編輯會議中,和尚意外地清唱起詩偈,孟樺形容「當時陽光朗照,窗外大風鼓動張揚的佛教旗幟,啪啪啪啪,我的心頓時清明了起來。」
於是,有了這套專輯的緣起。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三十八首偈頌開始撰寫於大勢至菩薩聖誕日,《無盡願》專輯的第一首則是讚頌觀世音菩薩的「心中願」,兩位菩薩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者;這專輯的製作,單純希望藉由心培和尚渾然厚實、質樸無華、最真誠乾淨的音聲,呼喚所有浪盪娑婆的遊子回歸彌陀家鄉。
「惟願佛手雙垂下,撫得人心一樣平」《無盡願》《光無邊》佛曲唱頌專輯,是心培和尚,平時念佛、行佛,從心流出對彌陀憶念所寫下的偈頌,這些偈頌每首都是八句,每句僅七個字。和尚說:「我沒受過寫詩的訓練,僅僅當做普通的念佛偈頌來做,偈頌文字很淺白,音律是佛門古調和即興的抒情。」三十八首偈頌,是心培和尚為世人虔心祝福與祈願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