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印尼‧婆羅浮屠佛塔

黃丁盛/文‧攝 |2009.05.22
1704觀看次
字級

印尼‧婆羅浮屠佛塔
【世界遺產編號120】
1991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婆羅浮屠(Borobudur) 」源自梵文「Vihara Buddha Ur」,意指「山丘上的寺院」,位於爪哇島中部日惹(Yogyakarta)西北方三十公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建築。

西元八、九世紀,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得拉(Sailendra)王朝所興建,期間動員了數十萬人,歷時七十五年,使用近二二五萬塊岩石(約五六六○○立方公尺),才完成這座巍峨壯麗的建築物。

十世紀初期,婆羅浮屠在一次火山爆發中被掩埋,消失了九百年之久,直到一八一四年,英國駐爪哇的殖民官萊佛士,才把婆羅浮屠重新挖掘出來。

婆羅浮屠呈階梯金字塔狀,共分九層,底下六層為方形台階,基座一二三×一二三公尺,上面三層為圓形;從塔底到塔頂高度達三三.五公尺(原有四十二公尺高)。

塔的建築形式猶如一個巨大的曼荼羅(佛陀講經的壇場),體現了大乘佛教的宇宙觀。按照佛教解釋,底層四方形象徵「地界」,上部圓形代表「天界」。

地界六層,下兩層為「欲界」,浮雕著人類的因果報應;上四層為「色界」,浮雕釋迦牟尼一生的事蹟。天界三層即「無色界」,有七十二個鐘形小塔,塔內各供奉一尊盤坐佛像,按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別作出「降魔」、「施予」、「禪定」、「無畏」、 「轉法輪」等各種手印。

頂層中央建有一座八公尺高的大鐘形塔,象徵「真如界」。從底層沿迴廊逐層上走,恍如從塵世步向極樂世界的路程。佛塔四面正中皆有入口通向塔頂,入口由三十二隻石獅守護;東面為主入口,浮雕上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總括來說,全塔計有五○四尊姿態各異的佛像,以及一四六○幅敘事浮雕、一二一二塊裝飾浮雕,全部浮雕總長達四公里;其中的人物浮雕,栩栩如生,結構複雜,堪稱是藝術珍品。

此外,佛塔四周刻有近五公里長的佛訓和禱文,所以這裡又有「石塊上的史詩」之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