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學樂器是件好事,但須注意學習傷害。醫師與物理治師提醒,小提琴與鋼琴,可能引發肌肉骨骼疼痛,甚至筋腱炎,建議練習樂器前,應先做拉筋與活動手部關節等暖身運動,可避免身體傷害。
香港骨科醫師何百昌表示,就有外國研究指出,鋼琴與弦樂樂器,例如小提琴,皆屬「高危險」樂器,因動作強度需求較大,易引發手部、頸部或背部問題。
香港「生活智慧工作坊」最近訪問一百多位七至二十四歲的學生,對他們練習樂器的習慣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四十四受訪者曾因練習樂器而感到不適或痛楚,主要集中於肩膀、手腕與手指,其次是頸與腰背痛。其中有百分之十六曾向醫師求診,證實有肌肉骨骼受傷。
他說,他也曾因練口琴導致手指痠痛與口部肌肉疲勞。他指出,不少音樂教育工作者,也長期忽視此問題。
何百昌認為,挑選樂器時,應考慮體型是否配合,例如身材嬌小者拉大提琴,時常要彎腰,易造成身體勞損。
物理治療師劉偉健表示,鋼琴易引致手指關節炎、肩膀與手腕疼痛、受傷;小提琴則易引起左邊身體出問題,例如背痛、頸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致筋腱炎、腕隧道症候群與頸胸椎症候群。
他建議,為預防肌肉受傷,練習樂器之前,適量熱身運動,包括拉筋與活動手部關節,每次十至十五秒,大約做十至十五次,有助減少疼痛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