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整形外科醫師推估,全台每年至少有十萬人隆鼻,多使用固態矽。但醫師表示,國內使用的人工鼻骨超過九成皆屬無牌。對此說法,衛生署則表示,國內有已核准的「顏面重建植入墊」、「植入式人工骨」等器材供隆鼻使用,但實際情況仍會請衛生局清查。
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指出,國內隆鼻人數是隆乳人數的十倍,推估每年至少有十萬人隆鼻。據她了解,目前市面上,九成人工鼻骨皆是無牌醫療器材。
她說,美國對於要植入人體的醫療器材,管理較為嚴格,國內在去年跟進美國管理制度,部分廠商因尚未換照,或是許可證尚未展延成功,因此人工鼻骨成為無牌醫療器材。
衛生署藥政處長廖繼洲則指出,無牌人工鼻骨可能是私下進口,若要申請人工鼻骨許可證,須為GMP藥廠生產,且附有不會產生排斥的人體實驗、無菌證明才行。
他說,去年底,有一波全面性的醫療器材分級換證,就有藥廠前來申請「顏面重建植入墊」、「臉部植入物」、「植入式人工骨」等,做為隆鼻的人工鼻骨之用。
林靜芸強調,人工鼻骨使用材料為固態矽,是極遲鈍的化學產品,不會與身體產生反應,故排斥機率低,僅有百分之一排斥率,民眾毋須恐慌。
至於市面上是否有使用無牌人工鼻骨,廖繼洲表示,雖已發許可證,但醫療院所使用的人工鼻骨,是否經許可,藥政處不清楚,已督請各地衛生局前往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