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品質 台灣要加油

記者羅智華 黃揚明專題報導 |2009.05.10
1098觀看次
字級

「隨著大陸客來台人數增加,台灣導遊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許姓導遊表示,為了迎接日益增加的大陸觀光客,現在國內旅行社「搶」導遊搶得很兇,甚至到了只要有導遊執照、能開口講話,就能被旅行社找來帶團的程度。

但台灣導遊供不應求的情況,也導致導遊素質良莠不齊的窘況發生。帶團經驗超過二十年的蘇姓導遊認為,目前台灣導遊人數雖不少,但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經驗」,許多陸客旅遊品質爭議都導因於「C咖」導遊充斥市場,帶團品質因此滑落。他強調

:「陸客與我們同文同種,導遊優劣很容易分辨,所以除了政府加強硬體設施外,要提升陸客旅遊品質,台灣導遊自身也得多加油。」

「要提高大陸客來台旅遊的滿意度,導遊經驗與素質是箇中關鍵。」吳兆評表示,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要讓這些初次遊台灣的大陸客有賓至如歸、不枉此行的感受,必須仰賴導遊的帶團功力,倘若導遊只是虛應故事,即使景點再美麗,也無法讓大陸客留下深刻印象。同樣的道理,若導遊功力夠、經驗足,即便只是一般古蹟,也能說出讓人回味再三的動聽故事。

許姓導遊表示,台灣和大陸雖然同文同種,但文化的發展與保存仍不盡相同。他以「蓋印章」為例,這原本是源自於中國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但現在大陸人幾乎都以簽名來取代蓋印章,但反觀台灣則保存這項傳統文化,無論是銀行開戶還是簽署正式文件都少不了「蓋印章」這道手續。類似這樣的社會文化就讓來自大陸的學者留下深刻印象,極度讚揚台灣對傳統文化的保存與重視。

類似的兩岸「文化差異」,必須透過導遊的解說來讓初來乍到的大陸客了解。吳兆評有感而發表示,台灣的阿里山或許沒有黃山來得高聳參天,日月潭或許沒有西湖來得波瀾壯闊,但台灣景點背後的故事卻是相當動人,而這也是台灣觀光的吸引力所在。因此,他常告訴年輕導遊一定要多充實自己對台灣文化的了解,唯有自己先了解台灣文化,才能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大陸客留下深刻的「台灣印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