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爆發買官事件,由於牽涉的層級與人數既廣且多,幾乎摧毀國軍的形象,儘管馬總統宣示整肅貪腐的決心,但國防部長說出要找到證據有很大困難的話,所以想要靠保守封閉的軍方,自己清理門戶,根本是緣木求魚,讓人不敢有期待。
其實買官風氣不只軍方,行政體系亦不遑多讓,過去八年透過走後門,買官被破格拔擢為主管的官員不在少數,連研究機構都傳言不斷,這些主管的學經歷常不如下屬,得不到部屬的尊重,致領導上發生困難。
為了鞏固位子,這些人的行為就落入了「帕金森」定律。英國歷史、政治學家諾斯科特.帕金森認為,一個不稱職的官員有三條出路,第一是辭職,把職位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聘請能幹的人來輔助
;第三則是聘請兩名能力比自己更低的人當下屬。
第一條路自毀飯碗,行不得也;第二條路是自掘墳墓,為自己樹立對手,所以也不可為;只有走第三條路,來彌補自己的挫折感。但這會造成機構人員膨脹、效率低落,尤其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導致競爭力大幅下滑。
遺憾的是,台灣雖經過政黨輪替,但這種現象並沒有獲得導正,這批人仍然繼續好官自為之,這樣的風氣不改,政府宣示的政府組織精簡再造,將會落得一場空。
肅貪不是藍綠的問題,而是關係台灣未來的生存,古語有云「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馬總統除了以身作則外,要有周詳計畫,有步驟地建立廉能風氣,尤其肅貪是長期抗戰,不能有絲毫鬆懈,更要找對人擺在「對的位置」,才能給人民信心。
李武忠(北縣中和/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