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清奈南方海邊村落手工藝教學。圖/胡詠新提供
國際志工造訪未開發國家與災區,往往不是為了「服務」,而是期待與當地有更多對話,他們的熱忱不會輕易被澆熄,也不因此滿足;他們甚至忘記安危,只想著要「協助改善生活」;他們也極力讓自己處於相同的地位。
長榮大學南印度清奈城鄉弱勢族群服務學習團隊,這次進入高風險傳染愛滋的社區,不只陪伴愛滋病童就醫、上下學接送,還前往漁村和貧民區,用戲劇、保險套示範教學、抽血檢驗、義診及遊行等方式,協助居民了解愛滋防治的重要性。
胡詠新是志工團中少數擁有多次國際服務經驗的,為實現國中時發願要為貧窮落後國家服務的承諾,她曾參與斯里蘭卡大海嘯災後重建,在當地,她添了份對世界的想像,也發現自己的渺小,「我以為能多付出些,沒想到能做的這麼少。」
為彌補缺憾,隔年她再度隨台灣非政府組織國際交流協會(Nafia)前往泰國曼谷,與在地非政府組織工作者交流;一年後,她又踏上南印度,企圖把生命看得更透徹,「只要用心,就能挖掘深層感受。」
站上國際舞台,邂逅不同國籍志工,胡詠新說:「這時我才驚覺,不要小看自己,有很多可能等待我們發酵,端看要或不要而已。」
他們意識人類應該正視貧窮和人口販賣問題,不僅針對印度,各國都要努力因應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