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籃球甲級聯賽(HBL)結束,普門高中榮獲女子組冠軍,與男子組的松山高中一樣,都是隊史上初嘗首冠的滋味。
對於一個被視為宗教團體所創辦的普門中學而言,能夠在群龍聚首的爭霸戰中脫穎而出,的確令人刮目相看。
這也證實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推動籃球運動的遠見,更體現了人間佛教可欣可喜的一面。
普門中學籃球隊成軍六年,能夠在今年比賽中一舉封后,固然要居功於總教頭李亨淑,但誠如她說:「帶領普門奪冠除了高興,更替小朋友感到驕傲。拿下冠軍就是要把獎盃送給一路支持我們的佛光山法師,尤其是星雲大師。」的確,如果沒有星雲大師和佛光山法師們的支持,普門中學的籃球隊無法奪下后冠。
星雲大師推動籃球運動多年,他認為正當的運動對於身體健康有益,他自己對籃球也十分愛好。他說過,籃球是一項訓練自我成長、完成自我人格的運動。籃球選手在球場上奔跑跳躍,看起來是你爭我奪,毫不客氣;但事實上,籃球的運動規則最能長養球員感恩、勇敢、迅速、認錯、服從、寬容、合作等美德。因此,普門中學在星雲大師的鼓勵下成立籃球隊,有了今天傲人的成績。
星雲大師對於籃球的推動還不止於此,數年前南亞女籃隊解散,星雲大師不忍一支訓練有成的隊伍就此解散,因此由佛光山承接下來,改名為佛光女子籃球隊,讓原來的組合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發。在成軍之日,星雲大師說,籃球是團體運動,必須靠體力和智慧,在運動中最能體現佛法的大智、大勇、大力的精神。後來因為球員的隊籍問題無法得到妥善的安排而解散,因緣不具足殊為可惜。
在一般球場上或許看不到由出家人組成的啦啦隊在場邊助陣,但是普門中學、佛光大學女籃的出賽,卻難得一見有出家比丘和比丘尼大聲加油的場面,他們的氣勢絕不亞於一般的啦啦隊,這樣的情景或許有異於平常出家人的形象,卻令觀眾大開眼界,出家人也可以這樣的自在。
星雲大師常說出家人固然是謙沖為懷,但不夠積極。或許這樣的表現更彰顯人性真情的流露,也正是人間佛教的體現吧!
普門中學封后,李亨淑教練當然應居首功,她說,教練固然難為,好在雙方都有「心」;李亨淑細心的教,普門子弟兵耐心的學。首屆比賽沒有打進八強,接著連續兩屆第五名,去年拿下季軍,今年封后寫下隊史首冠。一步一腳印,成功絕不會是一步登天,更非憑空而來。它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加上各種因緣條件聚合後而產生的果實。
然而,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永遠成功,普門中學也不會一直連霸下去,重要的是要能延續成功的精神,不要忘了初發心。
普門的封后體現了星雲大師的理念,不但讓世人對佛教團體有正確的認識、有深一層的理解,更讓人間佛教的理想能夠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