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伍崇曜及其《粵雅堂叢書》

龐涵穎  |2009.03.12
1229觀看次
字級

伍崇曜(一八一○--一八六三),清末廣州巨富,胸有墨香。自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開始輯刻《嶺南遺書》第一集算起,至同治二年(一八六三)逝世,刻書持續三十餘年,堪稱清代著名刻書家之一,而以輯刻《粵雅堂叢書》最為人稱道,因其為求高品質,乃延攬同鄉譚瑩為之撰刻覆校,促使該叢書於文獻上有不容忽視之價值。

譚瑩,字玉生,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工駢體文,曾任瓊州府學教授、越華書院監院等職。凡伍崇曜所輯刻之書,皆是譚瑩為之搜羅、校刊、付梓。校刻書共二千四百卷、跋語二百餘篇,從伍崇曜輯刻各書觀之,卷末均載有「譚瑩玉生覆校」字樣。《樂志堂文略》云:「瑩原慚學圃,慣詣墨莊,曾為搜羅,實襄讎校。」從此得知,許多題名伍崇曜的序文,實為譚瑩代筆。伍崇曜因有譚瑩如此難得的學問家兼校勘家的全面負責及鼎力相助,讓其輯刻的浩繁卷帙,舛訛、脫落極少,質量頗高。

綜觀伍崇曜刻書,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重視鄉邦文獻。《嶺南遺書》序曰:「茲則專取嶺南,未遑他及。即各私其鄉曲,諒無愧於古人。」首先是從地方文獻入手,尤其側重嶺南文獻。

第二,內容廣泛。輯刻之書,涉及經史考訂、天文、音韻、樂理、金石、算數、地理、詩文集、人物傳記、書目等,幾乎包括了傳統學術的所有門類,尤其《粵雅堂叢書》更是諸體兼收,可滿足各種學者的不同需要。

該書主要特色是切於實用,所收以子史為多,解經收錄較少,集部別集、總集、詩文評選亦收有一些名著,其文獻價值整理如下:(一)收書內容豐碩;(二)所收多為稀本;(三)校勘認真細緻;(四)跋語精粹完整。

伍崇曜和譚瑩,出身兩個不同的階層,一個以「財」聞,一個以「才」名,而刊刻叢書,無才不能辨別整理校勘,使之成為精品;而無財亦不能付梓,使之廣為流傳。文化事業的推廣,須借助企業界為後盾,是古今一同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