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新手媽媽要多注意,嬰幼兒哺乳時間過長,上門牙靠近牙齦部分,會因細菌堆積轉變為淡黃色或深棕色,而造成「奶瓶性蛀牙」。醫師提醒,嬰幼兒哺乳後應勤加清潔口腔,否則造成牙齒脫鈣,嚴重者將影響乳臼齒生長或牙齒斷折。
屏東千鼎牙醫診所調查,新手父母親不了解如何照護嬰幼兒乳牙,餵食完母奶後,不清潔幼兒牙齒比率達六成,約兩百名新手父母首次帶幼兒檢查牙齒,已罹患奶瓶性蛀牙。
院長李裕隆指出,奶瓶性蛀牙主因是哺乳時間過長,導致牙齒接觸乳汁時間過久,哺乳後沒有清潔口腔造成。醫治方式有補牙、根管治療,對於蛀蝕到無法保留的牙齒拔除後裝置空間維持器,讓往後恆牙正常生長。平時哺乳後,沾取清水紗布手帕輕拭乳牙,三餐後用幼兒牙刷清潔。
李裕隆並建議,盡量減少讓孩童食用蜂蜜、糖水、果汁等含大量發酵醣類飲品,發現口腔異狀時,要立即就醫,維護幼兒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