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和輿論不斷呼籲下,國內三大量販通路終於有所回應,不約而同宣布大幅降低麵包、食用油及衛生紙等民生用品的售價。
其中一家量販店又預告日內將再度推出新一波「加量不加價」優惠,另兩家旋即跟進,表示每周都會推出降價商品。
當前景氣衰退、民眾生活較前艱苦,對於大型量販通路的降價行動,我們表示歡迎,也希望其他業者能夠共體時艱,共同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物品可靠、價格實在的購物環境。
自去年第二季以來,許多進口原物料的國際價格已經陸續調降,但是國內在上游廠商操縱、壟斷下,市場機制的功能並未充分發揮,呈現快漲慢跌;零售端的價格始終高高在上,處於最後一端的消費者只能任憑宰割。
漲跌差價長期傾向產、銷,對消費者造成不公,分散的消費者又無法以集體力量要求廠商忠實反映成本,只能訴諸媒體輿論。儘管撻伐不絕,消費者的呼聲仍然微弱,難與廠商抗衡。
這次國內三大量販通路調低民生必需品售價,總算稍稍回應了民意長期以來的訴求,減輕了民眾部分負擔,雖然來得遲了些,但仍令人感到欣慰。
我們特別重視三大量販通路這次的降價舉措,是因為這類大賣場具有指標意義。首先,大型量販店就像是平價的百貨公司,裡面陳售的貨品包羅萬象,雖然缺乏名牌襯托,卻可充分滿足一般民眾生活上的需求,加上停車免費,已成為現代小市民闔家購物休閒的好去處。
同品牌的大賣場在人口稠密地區設置,組成大型量販連鎖通路,挾其龐大的進貨量和銷售量,對於上游供應商擁有非常強大的議價能力,從而成為市場價格的指標;而其平價取向的路線,足以對物價形成影響、穩定的力量。雄霸美國市場的威名百貨(Wal-mart)就是知名例子。
這一波量販通路降價,一家量販店的原味恰巴達麵包,原價三十元,降價後只賣十八元,降幅高達四成,幅度非常可觀;而農曆年前至今,麵包已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品項降價,降幅約百分之五至十五,希望其他通路的其他商品也能見賢思齊。
賣場選出主打商品強銷,一旦吸引消費者,成功帶動買氣,業者和其協力廠商就願意投下更多的釣餌招徠更大的人潮,藉以促進其他貨品銷售機會;而升斗小民也有機會買到較低價商品,買賣雙方如同火車輪拉動前進,彼此相輔相成,達到創造雙贏的結果。
近來國際景氣衰退,幾時回春尚難逆料。台灣經濟雖然因為外銷受挫,工商界老闆仍在絞盡腦汁,積極爭訂戶、搶接單,受雇者也努力保住飯碗,這是台灣同心協力「向前行」的最佳時刻。
而從國內許多賣場、風景區人潮絡繹不絕,以及觀光客逐漸增溫景象,台灣情勢仍然大有可為。國人只要堅持信心、保住元氣,必可翻身再起。在苦日子結束前,企業薄利多銷,提供最佳服務,將贏得消費者支持。大賣場的做法,其他產業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