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百萬富翁」,這部沒有任何明星、取景印度孟買的「超級黑馬」,不僅一舉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十項大獎提名,迄今為止,該片已陸續獲得大小影展和影評人協會頒出的八十多個獎項,成為今年奧斯卡五部提名最佳影片中最熱門的一部。
孟買街頭 偷偷拍攝
「貧」片的導演是執導「猜火車」的英國人丹尼‧鮑伊,取景於孟買貧民窟密集的棚戶區、紅燈區以及具有地標性的維多利亞火車站。
儘管該片被認為是在向上世紀七○年代的寶萊塢電影致敬(影片結尾甚至有一段寶萊塢特色的舞蹈秀),但「貧」片更接近真實的印度,因為大多數寶萊塢電影不會選擇在城市的街道上拍攝,而傾向在工作室內重新製作,或者選擇更具異國風光的地方(比如布魯克林)。
事實上,在印度街道上拍攝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難題,孟買不僅擁擠,而且有成千上萬人口住在街上,街道便是他們的客廳,因此,每次拍攝都聚集大量圍觀民眾。在紅燈區的那次拍攝,甚至圍了三千多人。導演最後只能讓工作人員背著大背包、手持攝影機,假扮成遊客,在人群中偷偷拍攝。
極度貧窮 濾鏡粉飾
然而,當該片上月底在印度上映時,卻引發不少印度人激烈的爭議,有人認為該片忽略了印度的中產階層,也有人認為過度美化了印度的貧民窟,而真正生活在貧民窟的人,則認為片名「Slumdog Millionaire」中的「slumdog」(貧民窟的狗)一字侮辱了他們。
長期以來,印度對於國外影人描述底層生活的電影都十分敏感。BBC以前播出法國導演路易‧馬勒反映印度社會矛盾的見聞性影片「印度幻影」後,甚至引起了小小的國際爭端,最後導致BBC撤回新德里分部的人員。
不過,電影畢竟只是電影,「紐約時報」巧妙地模仿影片開頭的選擇題寫道:「如果「貧」片最後獲得了今年的奧斯卡大獎,那麼原因是:(A)丹尼‧鮑伊的個人風格魅力;(B)新孟買便是舊紐約;(C)類似歐巴馬的黑馬勝利;(D)命中注定。」
也許,拋開影片有粉飾貧窮之嫌,主角那股即使身處困境也不失信仰的執著,才是感動觀眾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