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之交可以透過學習而擁有,但莫逆之交卻得靠緣分,包括時機、需求或默契。緣起緣滅本是必然,若因際遇相左而淡漠,要視其為人生的常態。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外套。」聽日本知名趨勢專家大前研一這麼一說,許多人開始認真檢視,自己這一生究竟擁有幾件這樣的外套?尤其是認了四大罪狀的吳淑珍,因中興大學同班同學蔡美利的背叛,而確定遺失了一件曾經溫暖的外套,她一定更想知道,究竟是怎麼遺失的?
舊雨新知的交替
朋友之所以由近而遠,由親而疏,第一個因素是時空的阻隔。童年的好朋友如今幾個保聯持絡?青春年少的麻吉,又有幾人常聚會?作家王梅說:「每個人的成長都分階段,生活重心的轉移會有舊雨新知的交替。」
重感情的人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組成同學會、姊妹會等社團,彼此保有一定程度的互動,否則一顆「平常心」所連成的人際網,通常就近取材,就近跟同事、同學、同好你來我往,這是現今社會最普遍的一種模式。
除了時空阻隔,強弱的現實也牽引著友誼的深淺,台灣帽子大王戴勝通事業鼎盛時,人脈極廣,他常感性地在飯局說,交朋友要交一輩子,在場的新舊朋友莫不點頭以對,然而,命運考驗著友誼,事業一旦挫敗,大家無法再平起平坐後,相見時已無法一如往昔的相談。
緣起緣滅是必然
「來自相同的背景,友誼才可能發展長遠。」戴勝通感嘆說,不要怪現實無情,著實因為生活的模式及關注的重點都已不同,只能漸行漸遠,「這是工商社會的無奈。」
王梅認為,因背叛而傷心,或因際遇相左而淡漠,都要視為人生的常態,緣起緣滅本是必然,而涉及利益輸送的雙方本就不單純,容易產生歧見,吳淑珍與蔡美利數十年交情毀於一旦就是一例。
朋友的確讓生命更多彩多姿,交到的朋友,是泛泛之交,還是莫逆之交?其中的區別還挺大的,如果單純希望增進人緣,跟著台大心理研究所梁志遠提出的五個法則就可辦到。
傾聽讚美都重要
首先,保持禮貌與笑容,把「請、謝謝、對不起」常掛在嘴邊。
其次要對人真誠讚賞與關懷,相處單純,心中的那一道藩籬也自動解開。
朋友間還要信賴,友誼才可以維持長久。
吵架來自溝通不良,所以要學習同理心,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這樣的溝通才是最有效的。
此外,更要學會傾聽,不要一味說自己的事而忽略他人。
現代人的通病是,遇到挫折就不停抱怨跟批評,造成旁人不愉快,別人便會漸漸與你疏離,所以,多注意優點,不要著眼於缺點,充實自我、累積智慧的魅力,會讓大家更樂於與自己親近。
泛泛之交可以透過以上五個守則而獲得,但莫逆之交卻得靠緣分,這其中又包括時機、需求或默契,「真的朋友都是順其自然的。」王梅說,外套的溫度,取決於自己的付出,距離就是美,泛泛之交有時候比莫逆之交更經得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