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彩 嚴師出高徙魏海敏挑戰歐蘭朵

記者郭士榛 |2009.02.18
993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歐蘭朵」昨晚彩排。黑暗,水平與垂直的線條、一棵大樹,光與顏色的變換。京劇的鑼鼓點,不再是程式性的敲打,完全依現代劇場導演的要求,配合劇情需求的發出敲擊聲,而京劇名伶魏海敏,以紮實的京劇基本功,和現代劇場結合,由開始的十六歲男孩,變成年輕女人,展現京劇演員的特殊。

中文版「歐蘭朵」將由二月二十一至三月一日,國家劇院全球首演,導演羅伯.威爾森一直以來都是以極簡的舞台設計風格著明,這次歐蘭朵的舞台設計維持了一樣的極簡風格,但是燈光的變化讓整個舞台有了生命,威爾森的名言「有了光,才有空間」,即使是最細微的燈光變化,也讓觀眾有進入另一個時光空間的錯覺。(圖/兩廳院提供)

「歐蘭朵」是英國作家吳爾芙的著作,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作品之一,故事描述歐蘭朵那橫跨三個世紀、經歷兩種性別的生命故事。威爾森自一九八九年起將故事改編成劇場,在德國的列寧廣場劇院演出,而且還有法文版與英文版。導演羅伯狺威爾森與劇作家Darryl Pinckney合作,挑戰這部性別書寫經典,以二小時的獨角戲演繹歐蘭朵的一生。

羅伯狺威爾森特別重視小細節,磨戲的功力也是出了名的嚴苛,常常只是十分鐘的戲,就花三、四個小時琢磨,手擺放的角度,眼神投放的強弱,燈光的細微變化等等,威爾森都非常細膩的要求;光是一個雷聲,他就要求要先聽七、八種不同雷聲,再加入音樂,配上燈光,請魏海敏唸辭加上表演後才做最後的確認。他曾說過,在大的戲院,大家常常使用誇張,不注重小細節的方式演出,但是他認為,越大的劇院,更要注重每一個小小細節,細微的變化會被劇院的空間及觀眾的專注中放至極大。.

這次是魏海敏第一次挑戰整場獨角戲,橫跨四百年時空,一萬多字詩詞獨白,沒有人與他對話提詞,句與句之間沒有太大的關聯,句子與動子之間也沒有關聯,不僅是對魏海敏,對任何一位演員來說都是一個及艱苦的挑戰。威爾森十分重視演員的肢體動作,尤其在意細微的表現:「身體是有語言的,身體的反應比腦袋想的還要快!」

魏海敏認為歐蘭朵這齣戲,可以在更大格局下被觀察。她說:「唯有經歷男與女,才能真正變成一個人。其實性別只是表徵。」

這就是京戲演員的特殊之處,他們對自己的身體使用非常敏感。她認為雖然故事背景是西方,但女性作家用藝術改造了人性的渴望,小說中即使歐蘭朵因為由男變女,導致家產被沒收,爵位被取消,但歐蘭朵始終沒忘記年輕時的夢想,那就是寫詩。所以唯有藝術創作才是最好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