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 治廠如治軍 鴻海拚藍海

史維亞 |2009.02.15
472觀看次
字級

 

最近數年,媒體曝光率最高的台灣企業家,要算郭台銘了。他個人的經歷及行事風格、妻子及弟弟先後罹癌去世、他再婚前的交往女伴、幾件令人矚目的官司,以及鴻海集團每年風光的尾牙宴,都是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

郭台銘所經營的鴻海集團,是台灣最大的企業,在海峽兩岸及歐洲、亞洲及中南美洲擁有員工多達六十多萬人。

郭台銘民國六十年自中國海專畢業、當完兵後,進入復興航運工作。民國六十三年,帶著媽媽的三十萬元私房錢,創辦了鴻海塑膠有限公司,當時員工只有十名。

四年後,他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及電鍍廠,民國七十年成功開發連接器,轉型生產連接器,採取量大、價低策略。隨著營運的增長,民國七十一年,更名為鴻海精密有限公司,並且開始組裝電腦。

郭台銘創業之始的策略就是代工,設定與美日廠商合作。他認為美國及日本的科學較進步,可以在接單之後,獲得他們的技術援助,學到更多。

他曾經說過,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選的客戶都是國際間頂尖的公司,如戴爾、康柏、英特爾等。創業前幾年,他憑著苦幹實幹的精神,跑遍美國三十二個州,坐的是經濟艙,還是被稱為「紅眼機票」的半夜班機,住的是十二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

郭台銘是個工作狂,他認為工作本身就是享受。他每天工作十六小時。到了晚上,還開著一架改裝的高爾夫球車,在深圳龍華工廠的各個生產線巡視,遇到機器發生問題,會停車下來幫著員工維修。

郭台銘敢衝敢拚,對於員工的要求也相當嚴格。郭台銘若要討論一件事,相關人員必須隨傳隨到,若是一通電話未連絡上,他會一直Call到員工回應為止,鴻海人稱之為「索命連環Call」。

他治廠如治軍,設在大陸的富士康,新進員工上工的第一課就是列隊出操。他重視紀律,講究細節,從他有名的郭氏語錄中可見一二。如「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所謂執行就是速度、準度、精度、深度、廣度的全面貫徹」、「除非太陽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到目標」等等,他的要求看似嚴格,卻也一針見血地點出一個企業的成功要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