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期間,人們唯恐危機不斷加深、延續,開始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路透社報導,一月的巴黎、米蘭時裝周,本是奢侈品牌廣告創收的黃金時段,但今年設計師請來走秀的模特兒比往年少得多,原本收入頗豐的模特兒頓時身價大跌。
「半價,到處都是半價,連米蘭和巴黎都是半價。」來自烏克蘭的二十三歲模特兒安娜哭喪著臉說。
曾推出克勞蒂亞‧雪佛等超級名模的著名經紀公司「名模經紀」(Model Management)負責人瑪麗說,以往客戶租一天模特兒要支付四千兩百美元(約台幣十四萬元),如今已縮減到兩千一百美元(約台幣七萬元)。
為度過難關,這家公司調整了商用模特兒和時裝模特兒的比例。商用模特兒主要從事廣告拍攝,工作低調但穩定;時裝模特兒則主要負責走秀、為雜誌拍照等。瑪麗表示:「想要度過難關,二者不可或缺,但我們更傾向於雇用商用模特兒。」
「模特兒1」(Models 1)是超級名模艾格尼斯‧迪恩(Ageness Dyne)的經紀公司。總裁戴蒙德說,他們已預先做好今年的廣告預算和走秀安排,現在只期望金融海嘯的衝擊不會太嚴重。
戴蒙德說:「客戶現在更傾向於接受已經走紅的模特兒,不願意給新面孔出頭的機會,新人的日子會很難過。」
行業不景氣,工作機會減少,一些模特兒不得不另覓出路。來自塞爾維亞的喬治娜原本是政治系大學生,一年前休學做全職模特兒,養家糊口。現年十九歲的她表示:「現在的情況讓我有些疑惑了,當初進這行是為了賺錢,如果賺不到錢,或許我應該回去專心讀書。」
模特兒安娜也常常寄錢回家。她的母親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受金融危機影響,已很難接到工作。她說:「為了媽媽,我現在得抓住所有工作機會。」一旦找不到工作,她希望時尚界的朋友能幫忙介紹其他出路。
路透社記者對模特兒轉行持悲觀態度,因為許多模特兒從小入行,除了對著鏡頭微笑,沒有任何其他工作技能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