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 站上世界之巔 驗證經濟理論

吳德里 |2009.02.08
373觀看次
字級



全球金融海嘯來襲之下,他的一句話動見觀瞻,可以給人希望、也能讓人失落!

他就是林毅夫,新任世界銀行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

媒體曾經分析林毅夫之所以能成為世界銀行首位華人副行長,是因為世銀希望透過林毅夫促使中國增加對外援助。不過這波金融危機中,林義夫和中共領導人同一論調,認為全球經濟動盪中,中國維持高速成長就是對全球經濟做出的最大貢獻。尤其是,別期待中國出手救世,大肆購買外國公債或公司或房地產。

世銀新副行長 動見觀瞻

林毅夫半年前曾樂觀預估,縱使波動起伏難免,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仍會保持每年百分之八至十的成長率,二○三○年,中國的人均收入可望達到美國的一半,整體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二點五倍,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目前為止,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的《二○○九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和林毅夫說法大致相合,可確定的是,相對於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經濟都陷入衰退,美國、歐元區和日本分別下降百分之一、百分之零點七和百分之零點三,中國仍是亞洲以及全球成長的動力。

大陸在二○○八年經濟成長下降到百分之九點一,但仍是比較高的,而且在二○○九年可能貢獻更大。

應對金融危機 三道防線

顯然林毅夫仍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這是基於他觀察到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三道防線;一是充足的外匯存底,它擁有一點九兆美元外匯存底,可以採用更多必要的擴張型財務政策,來刺激國內需求,彌補疲軟的出口下滑。二是大陸仍實行資本管制,三是財政收入比較高,更有能力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且已開始利用政策空間制定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畫,這一舉措很可能促進國內需求和全球需求。

這波危機似乎也將提早印證林毅夫過去所創許多經濟論點的正確性。

幫助名師翻譯 一舉成名

一九七一年畢業於台大農學院的林毅夫,在金門服役時叛逃對岸,八二年在北大攻讀經濟學碩士,因替赴大陸訪問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茲翻譯而大受賞識,在舒爾茲推薦下,獲得獎學金,到芝加哥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

經濟上「超英趕美」的目標,在三十多年前大陸仍是落後國家時,被世界經濟學家當成毛式囈語,學成返國後林毅夫卻很早提出見解,譬如「三農改進」的十一項農村建設和「後發優勢」理論的提出,就為他贏得當道的信心。

後發優勢理論 贏得信心

二○○八年中國人均所得約二千美元,仍遠遠落後已開發國家,其中產階級收入,在已開發國家仍屬低所得。當前大陸當局提出農村改革,九千二百億人民幣用在家電下鄉,八千五百億用在政府醫療,一百六十億用在農機具補貼,藉此擴內需、保增長,「穩糧增收保基礎重民生」,力度甚大,立竿見影的短期成效即可提振人民信心。

林毅夫曾經提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避免農產品價格受到人為控制、掌握WTO的契機、解決通貨緊縮釋放潛在需求,並以發展中小銀行,改善中小企業、重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性、由趕超策略進入比較優勢。

以及取消部分農業稅、支持農村教育、發展農業科技研究、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市場等改革建議,在此波農業改革政策中,多見採用。

中國大陸已經躋身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從GNP連年成長,到舉辦奧運、神舟七號太空船升空,都從國力上驗證林毅夫「後發優勢」的理論。

兼容並蓄利世 世紀任務

林毅夫已經站在世界的高度上,檢驗這波世紀性的經濟考驗,究竟那種制度會成功,指令性體制還是市場體制?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也許如何兼容並蓄其長處以利世界,才是他的世紀任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