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結束了一個下午的烹飪遊戲,家裏意外的多來了幾位訪客,於是我開始準備食材,想煮兩道不同口味的麵疙瘩,一道是奶油鼠尾草麵疙瘩;一道是用橄欖油清炒的香草麵疙瘩。一來吃得到濃郁的奶油及橄欖油清炒的輕盈口感,二來也賦予麵疙瘩多樣的料理方式。
到後院剪下幾株鼠尾草洗淨備用。熱鍋後將奶油融化,再放入燙熟的麵疙瘩(疙瘩的口味洋芋、紅蘿蔔各半),邊拌炒邊放入適量的鹽及黑胡椒粉調味,接著倒入鮮奶油及鮮奶,比例約為2:1,若全為鮮奶油怕口感太膩,所以加入鮮奶稍為稀釋。但也可視個人喜好調整比例,或是放入自製白醬亦可。用中小火慢慢煮至湯汁稍為收乾,最後放入新鮮的鼠尾草葉片拌炒一下即可起鍋。
清炒鼠尾草麵疙瘩,用的是紅蘿蔔口味且有各種造型的麵疙瘩。倒入些許的橄欖油,接著放入鼠尾草葉片拌炒,待炒出香氣後即放入造型麵疙瘩及碗豆,接著加入適量的鹽及黑胡椒粒調味,倒入少量的水,待湯汁收乾後就完成了。
麵疙瘩做法
{1}將洋芋去皮切塊,用滾水加適量的鹽煮至熟爛後搗成泥,或用調理機打亦可,傳統的麵疙瘩大都運用洋芋粉或新鮮洋芋來製作,但也可以將洋芋改為其他種根莖類、綠色時蔬或香草植物,例如紅蘿蔔、南瓜、菠菜、羅勒。
{2}將高筋麵粉250g、蛋1顆、洋芋泥500g加入適量的鹽、黑胡椒粉拌勻並和成麵糰狀,繼續用手來回將麵糰慢慢和,待揉出彈性後,將麵糰放入碗中,並用保鮮膜封好,放至冷藏室醒約3小時。取出醒好的麵糰,捏起一小塊並揉成長條,再切成小塊狀。
{3}準備一鍋水,煮沸後加入適量的鹽,將麵疙瘩放入,待麵疙瘩浮出水面後,再續煮3-5分鐘即可撈起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