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身騎白馬》專輯,入圍2007年入圍葛萊美獎最佳唱片設計獎。
蕭青陽翻閱著陳皇旭的作品集,浮現出滿意的笑容,抬頭對來訪的記者說:「你看,他跟以前真的很不同,現在的作品對想傳達的概念,表達得很好。」
陳皇旭,這個聽著還不夠熟悉的名字,其實是電影《海角七號》周邊商品的平面美術設計師,他過去跟隨蕭青陽長達五年的時間,不但是蕭青陽的頭號弟子,還是蕭青陽復興美工的學弟,同時,也是一同打拚的工作夥伴。
雖然有這麼多的身分,陳皇旭覺得並不會混淆他們相處的模式,而且跟學長學習的那段歷程,到後來他現在自己獨立門戶多年後,仍然影響他至深。陳皇旭說,蕭大哥工作態度中的嚴謹、細心,還有其他與客戶之間的相處等等,都讓他獲益良多,也讓他到今日仍秉持從蕭大哥身上學到的這些,持續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去執行他的每個案子。
即使已經獨立多年,陳皇旭更不忘的是蕭青陽對於傳承的觀念,這也讓他在帶新生代的設計師們時,與蕭青陽同樣地會去思考,要有甚麼樣的方式去和更新一輩的年輕人溝通,才能夠將技術與想法,實在地傳遞下去。
說起傳承,這讓蕭青陽回憶起小時候在家裡的麵包店當童工的日子。他說從小看著麵包店裡的師傅和學徒之間因為教學相長,而累積出來的技術,讓他一直以來就知道,師徒之間的傳承,對於一個產業、一種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蕭青陽從十九歲開始進入唱片包裝設計這個產業之後,他所理解到的其實是這個產業就當時的台灣而言,就是一個近代開始發展的行業,他無從師承,也沒有所謂教授技術給誰的事情;這樣的狀況以一個五年級生來說,從小學美術的過程其實也一直是這樣,雖然蕭青陽很喜愛畫畫,還是憑藉自己的摸索走出來的。
蕭青陽原來覺得自己一個人,若是一個月接兩件案子,這樣可以很深入地把作品做好,是他比較喜歡的工作模式;而隨著年資日久,工作的數量也隨之增長,蕭青陽發現,團隊合作則是另一種良性的刺激,於是他開始有了工作夥伴,而這些年輕的設計師們,則視他們口中的這位蕭大哥如同一位老師。
在帶領這個團隊的歷程中,最近期令蕭青陽印象深刻的事件,便是《我身騎白馬》的製作過程了。
畫畫像練體操 要拚命練習
蕭青陽表示,在做這個案子的時候,他和夥伴們都有了一次很好的學習經驗,他們當時去找了很多中國歷代的馬匹、仕女圖、皇帝圖,甚至還去臨摹清明上河圖;在這個尋找靈感與資料的過程中,他覺得自己和夥伴們都更深刻地了解到,其實師徒授受並非只發生在我們所存在的當下,不只是他做為老師去指導學生,或是學生去跟他學習技巧而已。
蕭青陽認為,這些遠古時代就流傳下來的古老藝術智慧,在揣摩、練習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像這些老師傅們致敬與深刻地學習。
蕭青陽說,畫畫就像練體操一樣,就是要「拚命練習、拚命練習」,透過這些練習,你能與近代的、古代的、遠古的老師傅們,去學習到很多你可能工作很多年都未必能夠透徹的經驗或技術,再回頭過來,蕭青陽和既是學生又是夥伴的新生代設計師們,一起去討論這個過程當中所產生的靈感也好,感動也好,這又成為是現實存在的師徒關係之間,能夠帶給彼此教學相長的一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