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是喜歡詩詞的,對她而言,詩詞所散發出來的魅力,無遠而弗屆。
那年,她才十四歲,讀國二。
學期末段時,班上的國文老師請了假,來代課的是一個穿著長袍的男老師。她從來不曾在校園裡見過這個人,或許只是純粹來代課的吧。
當他一開口時,大家就察覺到老師學問的豐厚了。有學問的人,旁徵博引,舉座皆歡,而那種濃郁的人文氣息,也是一種魅力呢。
老師的課教得很快,恐怕也是課本簡單的關係吧。其餘的時間做甚麼呢?老師可從不曾叫學生們自修或寫作業。他總是跟大家說:「還有更好的。」然後,他開始介紹詩詞,那都是課本不曾選錄的,講述作者跌宕起伏的一生,多少離合悲歡,感人淚下。之後,就講解內文,不論明喻暗喻隱喻,全都一一指陳,還有那微言大意呢。有時候,在課堂上,教小女生們作詩填詞,學期快結束時,還出了二十個上聯,給學生對下聯。對得好的,老師會寫在黑板上,有一則兩則,也有三則的,都沒有寫出名字,但被錄用的則心花怒放。
她有十八則。她數了又數,十八則耶,簡直要飄飄然了。
很快的,學期到尾聲了,寒假作業是熟讀李後主和李清照的詞,那是詞壇上最為顯赫的兩大作家。
下學期開學時,代課老師再也不曾出現,他代了將近一個月的國文課。
時間不算長,可是這樣的帶領,卻讓她終生喜歡文學,空閒時,她常讀詩詞或閱讀其他的文學作品,大學時,她還差一點進了中文系。
即使後來她進入職場工作,許多第一次跟她見面的人常會問她:「是中文系畢業的嗎?」
她笑了笑,搖搖頭。想起自己國二時曾經遇到的那位代課老師,她幾乎不記得老師的容貌和名字了,然而永遠感激他的帶領和鼓勵,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從來不曾消失,即使今天,依然讓她深深感動,進入她的內心,也煥發出溫柔敦厚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