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寒假到印度探望女兒。隔鄰來自北印的台灣媳婦瑞咪,託我去她的娘家看看;她說台北印度間電話費太貴,她只在年節減價時才能與家人通電話。
到了女兒暫居的山城達蘭莎拉,才知印度很多鄉鎮是沒有門牌的;難怪瑞咪只給我她娘家的電話號碼。
人們對印度的刻板印象總是「熱」;其實北印冬天相當冷。到達蘭莎拉的頭幾天幾乎日日飄雪,好不容易遇到個有陽光的日子,趕緊安排出訪。雖是坎坷山路,計程車駕輕就熟,很快就到了與瑞咪母親相約的地點。見一位婦人佇立路邊四顧張望;我毫不猶豫,上前招呼,她親熱地拉著我走向她家。
進門先吃了一驚:瑞咪說她娘家只有母親和妹妹;怎麼一屋子人?那婦人忙著介紹她的家人:公婆、丈夫、小叔、妹妹....;桌上堆滿奶茶、點心、蘋果,主人熱誠勸進,提到瑞咪,他們的神情似有些詫異。
正七嘴八舌、熱鬧寒暄時,電話「鈴鈴」響,婦人接聽,滿臉錯愕;恰巧我的手機也響了,瑞咪的妹妹說她已等了很久,耽心我是否迷路?
雖認錯人,主人一家卻熱情不減,說相逢就是緣分。道別時那位婆婆還送給我一隻她親手縫製的小狗玩偶;她說依印度習俗,狗兒會帶給旅人好運。
一個美麗錯誤,似寒冬暖流,不但給我無限溫馨,也讓我對女兒獨居異鄉的生活多分放心。對這家人的熱情款待無以為報,我將謝意轉給瑞咪,常幫助她、關懷她。給旅居異邦的遊子多些照顧,應是對她的親人鄉人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