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我們都會收到信用卡的帳單,上面詳列著明細。每一次,我至少需要四十秒才能找到我最需要知道的資訊:繳多少金額?最後繳費期限是何時? (尤俠/圖)

現代世界已經被氾濫的資料所淹沒--電視、網路、書籍、雜誌及其他媒體提供大量資料。但是,資料並不等於知識。我們有豐富的資料,但是當各種資料單一出現時卻是沒有意義的,資料必須經過被思考、組織整合成資訊,然後經過消化吸收,才能變成知識。否則,再多的資料就只是一堆雜亂的訊息而已。在閱讀及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的訓練自己的敏銳度,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從眾多的資料中,擷取出資訊來。
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可以訓練我們找出文章重點的能力
:了解閱讀的目的、有意識的搜尋新的事實、帶著懷疑的態度來閱讀、以及了解故事鋪陳的順序,這些方法有助我們去找出重點。
閱讀的目的會決定讀者閱讀時的態度,也影響讀者決定資料的重要性。在便利商店裡閱讀一本美化家庭的雜誌,跟你為讀書會閱讀一本小說在態度上的差異是很大的。在閱讀雜誌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廚房、臥室美化前後的照片,這是一種不經意的閱讀模式。然而,為讀書會閱讀一本小說,你將需要記得故事中的每個角色、事件、情節,還要思考你對這些角色、事件、情節的看法。
有一天,我的大女兒和我一起閱讀一本有關測量的書《Ten Beads Tall》(Childs Play Intl Ltd ,10/01/2002)。我們有意識的在書中尋找新的事實。這本書附有十顆珠子,我們可以利用珠子去測量人的身高、物品的長短或地板到物品之間的高度。
這對大女兒來說是一個很棒的經驗,因為每件物品、每隻動物、每個人都不再是抽象的了,這個事實讓她更了解其中的差異。
閱讀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要解決疑惑,而讀者的疑問引導他在書中搜尋的方向。我知道有一個家庭很愛騎單車,兩個月以前,他們從台北騎單車到新竹,計畫下一個夏季要去騎單車環島。因此,他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尋找適合這趟旅行的單車,考量單車的大小、煞車系統及各種功能。
因為這個目的及特定的問題,他們可以有效率的刪除書本中不必要的資料,保留下必要的資料,以作為他們選購單車的依據。
在多數的寫實文學作品當中,整本書的排版會提供關鍵性的提示,讓讀者辨識那些是重要的。標題、粗體字、封面圖片、引言、時間點,還有其他一些有用的資訊,都能協助讀者判斷那些是重要的事情。變化文字的字型或大小、顏色是閱讀者的指示牌,它們點出重點在那裡。利用這些提示來協助孩子預讀實際的資訊。
最後就是讀者要整合故事,這會在發生你要做總結或找出意義的時候。透過整合的過程,讀者能夠更加了解書本的內容。
上列所提到的這些重點都是協助孩子成為好的閱讀者的方式。我們提醒孩子當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那些是重點、那些需要記得,辨別那些是有趣的事情或那些是重要的事實。
在過去七個星期以來,我都在寫這些開發閱讀技巧的文章。透過個人的經驗,我看見開發孩子喜愛閱讀及培養相對技能的重要性。
也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親子共讀經驗,更多相關資訊,請查詢我們的網站:
http://www.konwen.com/fnd/
aes/other/reading_weeding/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