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四舊」的老學生

郭士榛 |2009.01.11
851觀看次
字級

七十五歲收徒弟的相聲大師吳兆南,自己也是年近六十才拜師,談起相聲的師承,吳兆南仍中氣十足,侃侃而談,過去說相聲必得有師承,否則不可以作業,吳兆南指出,像是到一個地方落地擺台子說相聲,別人問你師父是誰?你說不上來,他可以把你的工具:桌子、扇子、醒木,甚至已賺到的錢都拿走,你必需也離開,不能在此地說相聲;如果你有師承,其他人反而會幫著你一起合作演出,他不能要錢,按江湖義氣你一定要送他點酬勞、路費,吳兆南笑說,不過這是從前,現在鬧場,叫警察來就可解決。

以前說相聲師承很重要,吳兆南說,都是年幼,八、九歲時,家境貧寒,沒有職業,沒有生產能力的父母,就把孩子交給老師當學徒,先得伺候老師、師娘,打理生活瑣事,像是跑腿、買東西、打洗臉水、舖被窩、倒尿盆等等都要做;接著就是「跟師」,老師表演走到哪,就得拿著老師的衣服、扇子、醒木等用具,一路跟著他,都聽師父說,觀眾聽一回,徒弟聽十回,年幼記憶力好每一段都能記住,自然就會了,沒有什麼劇本、筆記,這也叫「偷師」,因為你不但跟老師學,同時也偷學老師同輩人說的,吳兆南表示,以相聲的師承拜師,傳統的情況就是如此。

中國文化大革命時,規定不能收徒弟,那是「四舊」,不過,吳兆南可說是打破「四舊」規矩的關鍵人,一九七九年,文化革命結束,吳兆南由美國到了北京見到當時中國相聲大師侯寶林,因為那時吳兆南在台北已開始說相聲,也出唱片、錄音帶,小有名氣,也算是說相聲的一份子,別人就一旁慫恿說拜老師,吳兆南自己也喜歡,侯寶林也願意,甚至就要安排拜師大典了,可是北京政府不許可,那個時代任何一行可以有老師教學生,就是不可拜師收徒。

到了一九八二年,侯寶林帶團到香港表演,邀請在美國的吳兆南來香港一起演出,並完成拜師的儀式,吳兆南說,這是文革後開了先河,無形中打破了「四舊」關礙,後來政府也不干涉,許多人開始收徒拜師。

吳兆南收弟子,已事隔十年,至今仍有人想拜師進「吳門」,吳兆南都婉拒了,吳兆南表示,自己年紀大沒力氣、沒時間,同時,現在徒弟都四十歲左右,侯冠群、劉增鍇都收了徒弟,他再收弟子,會有年長的要稱年幼的為師叔、師兄,吳兆南認為這種亂輩份的事不可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