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免洗餐具減量,環保署提出「希望」超商實施每周一天「自備環保筷日」的構想,個人覺得,構想雖好,但應先制定具體配套措施,不要又成為試驗性質的半調子政策。
環保署曾雷厲風行地實施限用塑膠袋政策,卻因配套措施不足,落得雷聲大雨點小後果,如今在政府節能減碳的目標下,推行自備環保筷確實有必要,不過,如果只是「希望」,恐怕難有效果。
試想,在超商不願客源流失下,這種靠業者良心的作法,確實很難讓人有期待,更重要的是,政府機關都無法規範員工(像之前法務部曾推出自備餐具運動,響應者卻不到五成),又如何要求人民呢?
因此,希望環保署能提出更具體的規畫,包括定期訪視、活動宣導及學校教育,及公務人員以身作則、政策的適度修正等,才可能讓「自備環保筷日」有成效。
此外,主事者要有確定的目標,並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就像台北市的垃圾不落地政策,當初民眾也是多有抱怨,但是在市政府堅持下,最後為各縣市仿效,就是例子,既然自備環保筷是符合時代的要求,環保署就沒有理由退縮,不是嗎?
黃昭順(高雄市/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