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閱讀】走過悲傷的深淵

薇薇夫人 |2009.01.04
2168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一年前,當我掉進那個我以為永遠爬不出來的、傷慟難抑的喪子深淵時,一位信佛的朋友告訴我一個小故事:

有位婦人哀求佛祖救她病危的母親,佛祖說你去找一個從沒死過人的人家,要一根稻草來,我就可以救你的母親。

佛祖讓這位婦人從那真正不可能的任務中,領悟到死亡是所有生命絕對的、一定的最後終點。

但是當時這個小故事並沒有立刻在我麻木的、悽惶的、憤怒的、不安的、不平的心緒中產生撫慰的作用。是的,生命都有死亡,但,為什麼是我的親人?

記不得,也算不清我用了多久多長的時間才爬出那深淵。而直到前幾年我開始能閱讀別人談死亡,談訣別親人的書籍,我才知道自己「走出悲傷」,也「走過悲傷」。

其實,我是這幾天讀了蘇絢慧女士寫的《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這本書以後,才能分辨什麼是「走出悲傷」,什麼是「走過悲傷」。

「走出」是「被人鄙棄或拒絕於生命之外,成為一段不堪、脆弱、無助的記憶……」,而「走過」是「將悲傷的經歷包含在生命之中,是生命走過的足跡,是一段生命不可被抹滅掉的過程。」

也就是說,「走出」只是拒絕接受與感受悲傷,長久下來,生命會處在空洞與麻木狀態,失去活下去的熱情與動力。而「走過」則是感受悲傷感受愛,感受低落與感受熱力。

對我來說,這是我從來說不清楚的認知觀點,但現在,我知道我「走過了悲傷」,我活得夠豁達、積極。悲傷不會消失,但它不再纏著我以及我的家人和朋友。

悲慟需要找出口,壓抑會對身心造成各種形式的傷害,但訴苦只能在事發後的一段時間。如果長期持續向認識及陌生人悲慟訴說,日久以後,連親友都疲於面對,因為沒有人能承受。並不是別人失去了同情,而是人都需要正常的生活。

跌落在黑暗深坑,或遺失在幽黯深林中失魂落魄絕望的喪親者,常常也會像落水的人一樣,拚命亂抓可以救生的東西。他們身邊會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人物,提出各種奇奇怪怪的方法。也會有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好心的推介「能解救」的人或物。

這時候最需要的是理性的求救於專家,因為喪親者很容易走入憂鬱,如果檢視結果是悲傷多,表示需要充分的哀悼歷程。如果憂鬱狀態多,則需要就醫。清楚自己的狀況,就不會驚惶得亂了方寸。

親人喪去,自己活著,喪親者最怨恨的是為什麼是我要承受?最無奈的是為什麼我還活著(或不能替換他)?但逝者已逝,你還活著,活著的人有責任讓生命繼續有意義,而不是變成行屍走肉!

怎樣安慰喪親的親友,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個難題,因為喪親者處在驚恐的情緒中,有些安慰的話他們聽不進去,甚至還會有反感。看完蘇絢慧的書,了解自己的悲傷態度,我終於可以真正幫助喪親者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