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身邊有人癲癇發作,塞東西到他嘴裡以免他咬舌?癲癇會智障?這些錯誤認知造成病友處處受礙。第一個針對癲癇病友、照顧者、一般大眾的衛教網站昨天上線,期待病友洗刷污名。
病友劉文珍說,她在發作時能寫能走就不能講,有次她到保健室寫下「癲癇發作」,護士馬上拿壓舌板往她嘴裡塞,她意識清楚卻無力反抗,待發作過後,她告知這是錯誤處理方式。
另外,她有次在車上小睡時癲癇發作,好心同學馬上把她壓住,她只好用筆寫字指示同學不要壓她,並幫她拍下手腳抽筋的樣子,以便日後讓別人了解如何幫助她度過癲癇發作的幾秒鐘。
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理事長、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學主治醫師曾元孚指出,癲癇發作不一定會失去意識,也只有百分之二的機率會咬到舌頭,所以旁人硬塞異物入嘴及強行壓制,導致病患牙齒、韌帶、骨頭斷裂的事件時有所聞,甚至也有父母情急之下把手指塞到孩子嘴裡,結果自己的手指被咬斷,和孩子一起到醫院急診。
台灣癲癇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遲景上則說,遇有癲癇病患發作,要讓現場空氣流通、患者不需咬東西,只要保護病患安全地發作過去即可。
兩位醫師表示,癲癇只是腦部短暫的不正常放電,不等於智障、精神病、遺傳疾病或能力不足,可是患者常受到就學、就業、交友、婚姻等方面的歧視和排斥是不爭事實,因此透過建置衛教網站www.LiveBeyond-
Epilepsy.tw,希望能讓癲癇病友有公平且安全自在的生存空間。
癲癇正確處置法
台灣癲癇醫學會並提供以下正確的癲癇處置法「三不二保護」:
‧不要強行約束病人。
‧不要塞入異物。
‧不要立刻餵食飲料、藥物。
‧保護患者頭部、身體。
‧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側躺、鬆開衣物。
何時要急救?
發作時間超過五分鐘、患者呼吸困難、受傷、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