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控的文教基金會,日前延攬資深媒體人出任執行長,加上現有的購物台要在台北市開設百貨公司,及傳聞某有線電視台可能引進新股東,除這家金控公司外,還有報紙和外資傳媒都有興趣,可能會讓台灣的大眾傳播業掀起巨變。
會造成金控欲踏足傳媒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因政府可能開放大陸廣告登台,加上大陸也可能開放台灣頻道登陸,商機湧現,也就是說,只要能掌握閱聽人所好,又能創造話題,媒體將是一股商機。
但是,若從新聞自由和第四權監督政府立場省思,有獨立批判精神的第四權,會不會淪落成金權?而金控挾存戶和保戶資金大步跨入媒體,是台灣媒體的再生還是墮落?
如果金控真的成為媒體經營者,他們旗下的媒體能有完整的獨立和批判空間嗎?而媒體工作者又有多少挖掘權貴涉不公不義的報導自由呢?
同樣的,當電視台為了鈔票與業績,敢去得罪中共當局和廣告大客戶嗎?因此對中國大陸有關負面和反民主與人權的新聞事件,都可能先檢查,不是刪就是用詞委婉,免得妨礙商機。
這不是危言聳聽,可能在數年內就會發生,到時台灣的傳媒還能有真正的第四權嗎?
項城(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