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匯市入秋以來一蹶不振,面對全民財富縮水的慘狀,政府最該做的是投資改善大環境,學習百年前的胡雪嚴,敢做敢當,做個合格的莊家,類似國安基金退出股市的言論,即使要做也絕對不能說,否則股匯市和經濟永無安穩之日。
讓投資者大失所望的是,國安基金退出的消息公布後,台股是在尾盤因大單買進,而勉強守平盤,市場反映的是,一個瀕於絕望的市場對「最後一根稻草」落空後的恐慌心理,也折射了投資人在利空不斷下,更深的憂慮。
以發消費券、降息為救經濟重點的馬政府,常請一堆學者專家研議,然後生搬硬套、尋章摘句地拿一些外國投資學的東西,來安撫投資人,可是不但沒效,反落譏名,以護盤無力的國安基金來說,股市就取了「落跑基金」的諢名。
政府幹嘛去了?忙著文山會海、出國考察、窩裡鬥,那有閒工夫管其他的事,當然,政府也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但卻是起勁做錦上添花的事,與投資人爭利時,搬出證交法,說這個權那個權不可動搖;遇上國安基金護盤的雪中送炭、禁止平盤下放空等麻煩事,又說必須尊重市場機能,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每當看到這些醜態,就想起百年前的胡雪嚴,以其迅速崛起和倒下,寫了一部莊家的悲劇。從做莊的成功概率和眼光、氣魄、格局來講,胡雪嚴的做莊,要遠勝於現代政府,他知道自己在做莊,不唬弄,不囉嗦、不廢話,有好漢做事好漢當的氣魄;如今國內股市,做莊的卻不敢承認,拚命想把散戶拉上同一條船,還要找一堆專家和記者,寫「投資價值分析」的文章來自欺欺人,胡雪嚴的敢做敢當,正是當下政府該學的。
政府做莊是個嚴肅的問題,即使政府四大基金可以無限期硬撐下去,也只能千山獨行,外資和大戶絕對和政府政策對做。經濟死巷子絕對不可能有車水馬龍的生意,在股匯市行情漸成雞肋之際,政府只有搞好整體經濟環境一途,學習胡雪嚴怎麼做莊, 莊家上軌道,股市才有希望。
洪力(台北市/證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