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強是十二歲七個月大的男生,因慢性咳嗽有膿痰及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就醫。經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他的肺部有囉音,胸部X光右中肺葉有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現象,形狀像鐵路軌道,治療後病況改善許多,現已出院並定期回門診追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任曾慶昌說,支氣管擴張症定義是指永久性膨脹支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因發炎或感染而遭破壞,造成呼吸道阻塞。
曾慶昌提醒,像小強的病例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形,家長應注意。他表示,支氣管擴張症有先天性也有後天性,如支氣管阻塞、囊性纖維化、纖毛運動障礙、免疫缺乏、alpha1 antitrypsine缺乏、過敏性疾病等,但有時也可能是特發性,原因不明。如果置之不理,此病很可能惡化變成呼吸衰竭,只有早期就醫,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外科治療,可使用化痰藥物、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也需經常補充水分。
曾慶昌表示,患者因重複感染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每年照肺部X光,做肺功能檢查,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桿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