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失業者 重建山城海角美景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2008.12.08
598觀看次
字級

經濟衰退,許多科技大廠讓員工無薪休假,交通部長鼓勵待在家中「無薪(心)休假」的員工多旅遊,被立委譏為不懂無薪者的憂愁。

其實,台灣人的工時高居世界第一,為了紓解壓力,政府是應該鼓勵國人多度假,沐浴自然以沉澱心靈,但政府要鼓勵的,不是目前的旅遊方式。

許多觀光客因電影「悲情城市」與「海角七號」,慕名湧入九份與滿州,卻讓山城變色,海角多了垃圾,這些觀光客上山下海,不是為了親近自然,只想換場地滿足口欲,把野雞城與碳烤文化帶到鄉村。

政府要鼓勵的是自然旅遊。歐洲人假日常坐鐵路,到瑞士的山脈享受森林浴,或到荷蘭鄉村騎單車享受田野風光,以慢行、不破壞自然的步履,反璞歸真,再以觀光收入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

然而,歐洲人能從事自然旅遊,源於政府對大眾運輸的重視,瑞士政府在崎嶇山林間廣設鐵路,荷蘭政府花數千億元鋪設單車道,讓山與海不必開車便能親近。

反觀台灣政府,一直沒有大力推動綠色交通,甚至在此波救經濟的擴大內需決策中,許多公路建設案又起死復生。

以筆者所住的淡水為例,十年前被環保團體擋下的淡水河北側道路,如今卻搭上擴大內需的便車要闖關,道路會破壞紅樹林生態,製造河岸單車道的噪音與污染,最後會摧毀淡水的「慢活文化」。

擴大內需的預算,何不用來改善下水道工程,讓台灣的溪水清澈、魚蝦回游;何不廣設步道與單車道,讓學童能安心走路上學,年輕人能安全騎車環島呢?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上世紀經濟大恐慌時,動員兩百萬失業人口,修築阿帕契山徑,帶動了自然旅遊的熱潮。

台灣政府何不聘用失業人口,清除山城海角的垃圾、復植山林,讓台灣回歸美麗呢?不但能舒緩失業的問題,也可重建台灣美好的環境,政府不妨參考。

路仁(北縣淡水/副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