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富麗米──深藏兒時趣憶的香甜

張信宏 |2008.11.30
1261觀看次
字級

一粒一粒的晶瑩分明、潔白透光,帶點迷人的黏糯,慢慢底喉間緩緩升起很純淨的甘甜,什麼是入口回甘,這就是了!那緩緩回甘的感動,是來自花蓮富里鄉的天生好米…富麗米。

小時後,每年放暑假,媽媽總會送我到鄉下的姨嬤家住上一段日子,姨嬤家是很傳統的三合院,門前有一片很大的粗水泥埕,是我們一群小孩子玩耍的集合地,埕外是再綠油油不過的稻田,院的兩邊小田壟則種了A菜、小白菜、花椰菜,還有不小一片的絲瓜藤,終日吸引著白色的小粉蝶在藤花間翩翩。

那時候米缸裡的白米都是姨公自己種的,快要吃完的前兩天才又將尚未脫殼的穗仔送到鎮上輾米行去脫殼,我很喜歡聞那剛脫完殼的白米,就像洗完剛曬好的衣服,有一股很陽光的香氣,拈幾粒放進嘴裡咀嚼,粉粉的很舒服,還帶著甘甘底滋味,姨嬤說如果吃過臭豆腐後,嚼點白米和冰糖,口臭就會不見了,可惜我不敢吃臭豆腐,嫌它太辣了,不過我還是會學姨公這樣在飯後嚼上幾口,就當是零食。

每當晚餐時掀起蒸桶那一瞬間,白米飯的香氣就快樂的撲鼻而來,那一粒一粒的晶瑩分明、潔白透光,就像是現在電視廣告中那經過視覺美化處理過的白米飯,只是那種印象在記憶中是真實存在的且無需人工,入口時鬆鬆軟軟還帶點迷人的黏糯,慢慢地喉間緩緩升起很純淨的甘甜,什麼是入口回甘,這就是了!

長大後這種滋味似乎漸漸模糊,工作的關係每天都要接觸不知多少的白米,那一袋袋的沉甸中,怎總是灰灰白白混雜一起,捧在手心一聞,粉油舒爽的香氣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揮也揮不去的討厭霉味,隱藏在嗅蕾的深層;而曾幾何時,文化的衝擊中四處可見的壽司米、長米開始充斥在市面,粒粒看似晶瑩的彈牙中卻少了柔軟的記憶,堅實的表象裡,豐富的東方內質,米不再有味,米不再回甘。

發現稻香

緩緩回甘的感動

兩年前因工作所需開始興起找尋記憶中的好米這樣的念頭,由北到南,從稻鴨到有機,在因轉型而逐漸減少的畦畦稻田中,有愈來愈多的人真正開始珍視稻米的栽植,在遍嚐來自各地的好米中,我訝然嚐到兒時的記憶,那鬆Q軟糯的剔透,那緩緩回甘的感動,那是來自花蓮富里鄉的天生好米─富麗米。

坐落在花蓮最南端的富里鄉,陽光充足,空氣中飽含水分,日夜溫差又大,再加上純淨無污染的秀姑巒溪帶來高山豐沛的水量,由富里湍湍入海,多年前富里鄉的農民即力行稻田有機耕作,與其它僅需一百天就能歡暢收割的地區相較,富麗米卻需要將近一百四十天才能圓滿成熟,這份等待的心情換來了富麗米的更加堅實飽滿,一粒粒並非碩大的白米在烹煮後碩然漲大,米心飽含水分,乾淨的米香隨裊裊蒸氣瀰漫空氣中,連拂面吹來的暖風都是甜甜的。

耐人尋味

原始的米香

佔地137公頃,富里鄉的有機稻田是全國最大,富麗米更獲日本青睞,這幾年狂銷日本,其美譽在日本人眼中幾已凌駕越光米,從土壤環境、栽培管理、農藥殘餘、米質外觀口感…等127項檢測,富麗米經日本檢疫官親自來台產地檢測通過,成為全台第一「反攻日本」的稻作,這看似豐收的背後,富里人不知用了多少血汗,努力改變舊有催收耕作的習慣,無比的忍耐換來無數人對富里人用心的尊重。

儘管都是有機種植,富麗米堅持保留的最原始的米香,米農單純的只種植高雄139號水稻,它沒有香米的芋香,沒有稻鴨米的故事,富麗米只是安靜的傳達最古早也被最多人遺忘的味道,就如同吹拂在這片土地上的風,只有單純的靜謐與鮮綠的空氣。

今年,我在記憶的感動中來到富里,在風吹如浪的無垠稻野間,用力底吸吮著風中送來的青綠,滿田的蛙鳴,恣意漫舞的小白粉蝶,望著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背影,我的心情,彷彿又回到兒時的夏天,那期待中白米飯的香甜!

耐人尋味

原始的鮮綠

佔地137公頃,富里鄉的有機稻田是全國最大,富麗米更獲日本青睞,這幾年狂銷日本,其美譽在日本人眼中幾已凌駕越光米,從土壤環境、栽培管理、農藥殘餘、米質外觀口感─等127項檢測,富麗米經日本檢疫官親自來台產地檢測通過,成為全台第一「反攻日本」的稻作,這看似豐收的背後,富里人不知用了多少血汗,努力改變舊有催收耕作的習慣,無比的忍耐換來無數人對富里人用心的尊重。

儘管都是有機種植,富麗米堅持保留的最原始的米香,米農單純的只種植高雄139號水稻,它沒有香米的芋香,沒有稻鴨米的故事,富麗米只是安靜的傳達最古早也被最多人遺忘的味道,就如同吹拂在這片土地上的風,只有單純的靜謐與鮮綠的空氣。

今年,我在記憶的感動中來到富里,在風吹如浪的無垠稻野間,用力底吸吮著風中送來的青綠,滿田的蛙鳴,恣意漫舞的小白粉蝶,望著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背影,我的心情,彷彿又回到兒時的夏天,那期待中白米飯的香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